医贯砭
■ 十二官论 ■ ■阴阳论 ■ ■ 五行论 ■ ■ 中风论 ■ ■ 伤寒论 ■ ■ 温病论■ ■ 郁病论■ ■ 论血证■ ■ 论八味丸■ ■ 水火论■ ■ 六味丸说■ ■ 八味丸说■ ■ 相火龙雷论■ ■ 阴虚发热论 ■ ■ 咳嗽论■ ■ 吐血论 ■ ■ 喘论■ ■ 喉咽痛论■ ■ 眼目论■ ■ 口疮论■ ■ 消渴论■ ■ 气虚中满论■ ■ 噎膈论■ ■ 梦遗并精滑论■ ■ 论补中益气汤 ■ ■ 伤饮食论■ ■ 中暑伤暑论■ ■ 湿论 ■ ■ 疟论 ■ ■ 痢疾论■
医贯砭 清。徐大椿 着
序
小道之中,切于民生日用者,医卜二端而已。卜者,最不可凭而可凭。医者,最可凭而不可凭者也。盖卜之为道,布策开兆,毫无据依,而万事万物之隐微变态,俱欲先知洞察,此最不可凭者也。然验者应若桴鼓,不验者背若冰炭,愚夫愚妇,皆能辨其技之工拙也。若医之为道,辨症定方,彰彰可考。姜、桂入口即热,芩,连下咽知寒,巴、黄必泻,参、术必补,莫不显然。但病无即愈即死之理,症有假热假寒之异,上下殊方,六经异治,先后无容颠越,轻重不得倒施。愈期有久暂之数,传变有浅深之别,或药不中病反有小效,或治依正法竟无近功。有效后而加病者;有无效而病渐除者;有药本无误,病适当剧,即归咎于药者;有药本大误,其害未发,反归功于药者。病家者不知也,医者亦不知也。因而聚讼纷纭,遂至乱投药石,谁杀之,谁生之,竟无一定之论,此最无凭者也。事既无凭,则技之良贱,何由而定?曰:有之。世故熟,形状伟,剿说多,时命通,见机便捷,交游推奖,则为名医。杀人而人不知也,知之亦不怨也。反此者则为庸医。有功则曰偶中,有咎则尽归之。故医道不可凭,而医之良贱,更不可凭也。若赵养葵《医贯》之盛行于世,则非赵氏之力自能如此也。晚村吕氏,负一时之盛名,当世信其学术,而并信其医。彼以为是,谁敢曰非。况只记数方,遂传绝学。艺极高而功极易,效极速而名极美,有不风行天下者耶?如是而杀人之术,遂无底止矣。呜呼!为盗之害有尽,而赏盗之害无尽。盖为盗不过一身诛之,则人尽知惩;赏盗则教天下之人胥为盗也,祸宁有穷哉!余悲民命之所关甚大,因择其反经背道之尤者,力为辨析,名之曰《医贯砭》。以请正于明理之君子,冀相与共弭其祸。虽甚不便于崇信《医贯》之人,或遭谤黩,亦所不惜也。
乾隆六年二月既望洄溪徐大椿题
卷上
[top]
十二官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679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