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八卦掌功法与步法
2024
06-09

八卦掌功法与步法

图为袁子府(左后)与陈济生宗师合影

       本文作者为袁子府先生。以下为正文:

      趟泥步属于功法步,是练功时走的步法。走的时候要灌劲,两腿像灌满铅一样沉重。两脚平起平落。灌劲铸铅这样走,我明白这是练功力。

      可是,异于常人的平起平落有何说法?我想了很久,有次找到机会,问陈师,这平起平落有什么用。他说,快。反正我也走不快, 更是不明白。但问了也是白问,问多了还会挨毗儿。

      这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要平起平落?原来常 人走路,起步先起脚跟,再提脚,落步先落脚跟,再落脚掌,这是有了一个1、2的过程。

      而平起只有一,平落也是一。我才恍然大悟。看上去,这只是一瞬间的事,可是累积效果, 是步伐能够快一倍。这种方法常年练习养成习惯,所以趟泥步实际上是像趟泥一样用力地走步。

      前脚不踩实,不用力,后脚根本拔不出来。后腿要伸直,用抽、吸、拔的劲力。胯要展(开胯), 吸、合、送,这里有两股劲力,一股劲从脚跟 到胯,用抽、吸之力来拔出后腿。另一股劲从尾闾到头顶,头往前上方力顶,肩背才能得力。才能帮助腰胯拔出后腿。沉肩坠肘,吸胯拔腿, 久练功成,落地生根。

       趟泥步很吃力,看一个练八卦掌的步法的快慢,起落步是否吃力,便知是不是趟泥步。趟泥步像大象走路一样,步履蹒跚, 负重艰难而行,一步一步,想快也快不起来。功法步的特点就是,慢、拙、重。

       练习功法步,很吃功夫,我经常称这是炒豆渣搁油,看不见油水。长时间练习,看不见明显的进步,但是只有人欺功,没有功欺人。练一段时间后,开始走路时,两腿都不能控制,发抖, 随后一天天练习,会感到步履坚实,双腿有轻灵之感。

      而用法步是在演练和技击中使用,它的特点 是轻、灵、快。八卦门称之为:云步,也有叫碎步、 追步的。

      云步的练习,不需要摩胫,也不需要剪子腿。因为云步在演练和技击中随意性很大,完全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所以它步幅的大小、速度的快慢、方向的转换,都是随时调整变化,但必须在直行时出步,小腿有力,脚尖有踢劲,脚面绷直,重心在后腿,落步后再把重心移向前腿,这个过程,,说慢了,是从出腿一一落步一重心前移一一上后腿,说快了,是出腿落步一次完成,重心前移和上后步一次完成。若练好了,那瞬间完成全过程。只见出步,看不见上步。一步追一步,步步紧追, 俗话叫,步追步,快似兔。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 趟泥步的步法,不可混为一谈。

加拿大元气太极道协会张孝鹏拜访袁子府先生

      初练时,走直线。姿势用托天掌为好。这样有利于保持平衡。步履轻快,有力,坐身,曲膝, 开始前脚掌要擦地而行,听擦地声短促、有力、 清脆,不滞、不顿、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时间长短随意,量力而行。

      要控制好脚掌与地面的距离,过低则阻力过大,步子顿滞,过高则擦不着地,脚底毫无感觉。达不到效果。这样练习,使步法有力,坚实,快捷。

      最重要的是,练出脚底与地面的接触感、距离感, 功成后不会出现高一脚低一脚的失重感,避免高低起伏,能自动控制不同的、复杂的地面与脚底的距离,常说登高如履平地即此意,就是说脚的距离感与控制感特别好。

      在与敌交手时,准确的距离,非常重要。因为步到身到至关重要。这样练步法,便把身法同时练出来了。 

      经常看一看鞋底的磨损情况,通常是大脚趾、 大脚趾下根部,小脚趾下根部和脚跟四个部位, 磨损较重。这是正常的。

      前辈们练功时,双手各托一碗水,飞速旋走, 碗中水都不洒一滴。更有甚者,头上再顶一碗水。此等功夫,我是望尘莫及了。

       当年,南京农大的蔡绍奎教授、山西大学体育系的李有甫教授、都看过陈济生先生演练活步太极拳。都曾撰文高度评价此技。称看陈师走活步,那是一种享受。

      走的轻、灵、快,像在水面上悬浮一样,练起来像一只蝴蝶,翩翩起舞,不是亲见,我也是难以置信。难得一见,说起来你可能还不相信。

图为袁子府在陈济生宗师家中练习八卦掌

      我在济南陈师家中,见他穿着拖鞋走的活步八卦,几乎看不见他的脚什么时间落地,什么时间提起,只见两只脚不停地向前,落地无声,一步追一步,步步紧逼,真是人随步走,步随掌进。掌到,步到,人也到。

      有几次与他试手,我刚出手,他人已到我面前,鼻尖几乎碰到我的鼻尖。他一掉脸,转身,我人已跌出去老远。只感觉在我身上蹭了一下。

      我看不出,也想不出,陈师用的是哪一招。我问他,他说他也不知道用的哪一招。他连想都没想,真是邪门了。

      这就是功夫。你不信,随你便,他认为你信不信,与他无关。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