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旱涝不均求之小青龙汤,重度口周皮炎一周速愈
2024
06-04

旱涝不均求之小青龙汤,重度口周皮炎一周速愈

“曹大夫,何许人也 ?科班出身的野生中医小草一棵,沉浸于中医舌脉研究,企盼贯通中西医诊断之学。门诊之余,喜欢研读经方、古方,又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为乐事。以将中医向前推进几毫米为毕生之愿力。“而已中医”这个公众号,真实记录着我临证的心得体悟,欢迎关注。”


病例回看:上周西单门诊,一朋友早晨临时带了一位阿姨来找我,说是她这姨的病太痛苦了,她妈妈看着这位姨的痛苦在家都抹眼泪了,反正是我要不给治好喽,那就是“不讲武德”,哈哈,纯纯的一副道德绑架啊。我一看是挺痛苦的,重度的口周皮炎,干裂爆皮难受的紧……她这口周皮炎反复一年之久不能治愈,用过西药的他克莫司等等的药,也口服过不少药,但都是治标不治本。本从何来?我们看舌诊:皮疹表现:口周及嘴唇皮肤干裂起皮,基底暗红,边界清楚,边缘略隆起,因裂口有破溃结痂继发。

如果从表面的皮疹来辨证的话,怎么辨呢?套路思维就是“阴虚火旺”,当用“沙参、玉竹、生地黄”等药去养阴滋燥啊。

然而,诊病之时一定要记住“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定不要只看表面,看看她的舌诊,水滑且光亮,哪有阴虚之象?火旺之象也是没有。相反的,这个舌象是水饮内停,水湿不化之象,不但不热反而是寒象,于是我给她的处方是小青龙汤为底的加减方,今天也具体说一下加减之法,如下:小青龙汤原方:麻黄 桂枝 白芍 甘草 干姜 细辛 半夏 五味子我给的处方:连翘 桂枝 白芍 甘草 干姜 细辛 半夏 五味子 炒神曲 茯苓 防风1、其舌尖与舌边略红,故去麻黄,加连翘

2、再看其舌中间隐隐有个凹坑,这是胃气不足,消化不良,故加“炒神曲 茯苓 防风”。因为这个凹坑,故也不能套路性的使用伤寒论中的小青龙加石膏汤。

服药一周后的疗效如下:

如上,我们能看到口周皮疹已经痊愈,仅略微干燥,舌苔由水滑转为正常,舌中凹陷亦渐渐鼓起。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事情,今天她来复诊告诉我“曹大夫,我没吃你的药之前便秘,吃了药以后大便排了不少粘液,也不便秘了。”其实上周初诊,我是没问过她大便情况的,就是从舌脉诊断去治病,甚至不想看她口周严重的皮炎。你看她口周的皮疹再加上她主诉的便秘,合在一起似乎更像错误诊断的“阴虚火旺”了,还好是用心在诊断,而不是用耳朵在诊断,真的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或问:“此中机理怎么解释?阴虚火旺与此对应多么正确啊,为什么偏偏是反向诊断?”答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此中机理是水液代谢的失常问题,寒水不化,水不归于常路,就导致了旱涝不均。旱的地方干燥的严重,涝的地方成了泽国,譬如常常雨季会出现的南方洪涝,北方干旱。此例之干旱表现在了口周之皮炎,也表现在了肠中干旱的便秘;涝在何处?胃中,故见其舌中有凹坑,水性下流,趋向低洼,故中土脾胃之部位是洪涝的。肉眼看到的是干旱,看不到的是脾胃部位的洪涝,如不及时纠正,未来脾胃之位置必将有大患。谁能解决这种旱涝不均?当然是龙王爷啊,我们中药处方的青龙剂就是行云布雨的龙王。故而此方选用小青龙为底加减,则风调雨顺,诸症自解。”


后按:正所谓:口周皮炎很严重,阴虚火旺好对症;然而仔细查舌脉,确定旱涝不均匀;风调雨顺求青龙,灵活加减莫教条;随证治之医圣教,实则难矣路迢迢。


“而已中医”文章合集链接如下:脉诊心得 舌诊合集 经方医话 临证经验 诊余杂记 药食同源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