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气出来的结节,用一个中成药,理顺后,结节就散了
2024
06-03

气出来的结节,用一个中成药,理顺后,结节就散了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可以理解为,我们一切的疾病都是从生气上来的。比如怒之气伤肝,恨之气伤心,怨之气伤脾,恼之气伤肺,烦之气伤肾。

所以“气大伤身”这道理谁都懂,但是作为凡夫俗子,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里,谁能不沾上些浊气呢。

有时候愤怒之气,来的时候根本不受本能的控制,会瞬间没收原本的体面和理智,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事后如何补救的方法,这才是睿智的选择。

一个中成药:柴胡舒肝丸,可以将最初邪气,最快疏散,一旦气机通畅,就不担心这些气结,科普一下,我们最初的淤堵的形成,就是来源这些邪气,那些没有及时化开,理顺的邪气,会形成结节,这些结节最初也是没有太多危险的,但是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淤堵,血瘀,以及囊肿了。

柴胡疏肝散:

柴胡、香附、白芍、炙甘草、枳壳、陈皮、川芎。

柴胡和香附

二味药都入肝经,是中药里最最常用的的理气顺气药,他们联合一起,可以使气闷,气堵的这股浊气理顺散开。

气本身就是归肝管理,所以他们入肝经治气更加名正言顺,尤其是肝气通畅后,就能保证全身气机通畅。

枳壳

负责降气,柴胡香附理气散气后,枳壳让身体里的浊气往下走,进入肠道,最终排出体外。而且枳壳降气的速度是比较和缓的,不容易损伤正气。所以适用人群不受限制。

陈皮

能升能降,它和枳壳搭档,枳壳主降,陈皮也跟着降,帮着把浊气排出去。随着浊气下降,清气也能上升,升降出入,循环往复,我们体内的气就处于这样的状态中。

川芎

是血中气药,因为气血是不分家的,彼此依存,所以用川芎,就是属于妙用了,因为在活血药里它能行气,在行气药里它又能活血,气和血它都能兼顾得到。川芎因为善于走窜,涉及的范围很广,而我们的肝经也是一条很长的经络,所以川芎这味药用得妙不妙啊。

白芍、甘草

白芍可以揉血养肝的滋阴的好药,配合炙甘草,他们十分默契,为的就是,不要让上面那些行气的药,太过于干燥,上火了。

而且白芍和甘草,原本就是一个大药方的黄金组合,汉代大医圣,张仲景有一个芍药甘草汤,在药物组成上只有芍药和甘草,作为酸甘化阴的典型代表,芍药甘草汤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所以,不理智地生气后,记得事后,理智地及时补救,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把结节处的气血打通,排出身体的浊气。

那么适合的人,会有哪些不适状态呢?

胁肋胀痛,胸闷,胸口有股气堵着,有时往上反、吐酸水、恶心呕吐,急躁易怒等等,这些都是肝气不舒的表现,也是正确用药的前提。

当然平时没有这些特别症状的,但是不开心,总觉得气不顺的朋友,也可以选择逍遥丸,这是一个让人开心逍遥的宝贝,以后我会细说。

以上是我们内养的选项。外调的方法,最好也配合,比如找到对应顺气的重要穴位:膻中穴,太冲穴,行间穴等,可按可刮可灸,记住内养外调才是中医王道。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