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友会第3882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五输穴虽然在肢体末端,但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能解决很大部分的临床问题。文中稍稍举几例急救、改善肢体活动、镇痛等作用,但显然五输穴的功效远不止于此。它们完美地诠释了头痛不一定医头,脚痛不一定医脚,是经络智慧的集中体现。
—本文约2034字,预计阅读6分钟—
按摩应用五输穴的临床体会
作者/董乃相 等
笔者多年来,在按摩临床上应用五输穴主治或配治疾病,得心应手,往往收到立竿见影的显著效果,现将应用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急救要穴在急救各种危险病人时,五输穴是常用穴、要穴。
主治中风不语、高热、昏迷、休克、中暑、虚脱、人事不知、癫狂、小儿抽搐等症。
治疗时用手掐手或足三阳经脉的井穴和合穴。重手法,强刺激,以泻为主,边掐边揉,直至由危转安为止。二、控制肢体病变和恢复功能的主治穴对于各种病因引起的四肢瘫痪、半瘫痪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取五输穴为主治,它穴为配治,可收到显著的效果,
主治肩僵直,臂不举,肘、腕、胯、膝、踝关节病及四肢麻木不仁、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等症。
治疗时循病部所过经脉的五输穴,自远端起,依次为井、荥、输、经、合穴。先轻后重,边掐边揉,不补不泻。调经脉,通气血,活络化瘀,加速络脉气血运行,达到营养筋肉的目的。三、消炎镇痛的重点穴按摩治疗痛症时,五输穴是最佳常用穴,应用范围广泛。心痛:取少冲、少海穴;胃腹痛:取厉兑、足三里穴;小腹痛:取少泽、小海穴;腹痛:取隐白、阴陵泉穴;肝痛:取大敦、太冲穴;胆痛:取窍阴、阳陵泉穴;头痛:取至阴、窍阴穴;颈肩臂痛:取二间、少泽、关冲穴;腰腿痛:取至阴、昆仑、委中穴。
少冲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480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