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药在身体是如何“行走”、“治疗”、“调理”的?涨见识了!
2024
04-30

中药在身体是如何“行走”、“治疗”、“调理”的?涨见识了!

现代医学研究分析,已经进入到“分子级别”,把药物进入身体之后的治疗路线清晰呈现在科学家面前。

比如,服用药物之后:

药剂通过口腔——食道——胃部——小肠——小肠毛细血管——渗透入肝脏——合成代谢——进入主要血管——到达病灶部位治疗——经过肾脏、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有的人拿现代医学的结论与传统中医药对比,传统中医没有现代医学仪器、影像学手段、药理分析和药动力学,如何知道中药在身体的“行走方式”?

大约在唐宋时期,中医就区分了中药的药性,描述了中药在人体的行走、治疗、起效方式,虽然表述方式和现代有很大不同,但结论是“殊途同归”的。

这说明,中医很早就关注了中药的起效问题,大致可分为3个认知阶段,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阶段:描述大方向和大原则,便于师徒传承和开方摘药。

常见于:

1、药名体现出药性升降沉浮,如升麻是上升的,沉香是下沉的,以植物药居多。

2、花叶升散,凡子必降,这是非常有名的判断,适用于绝大部分植物类中药。

3、枝走四肢,梗通上下,这是对药气药力的判断,是中医实践的宝贵结论。

4、根分三部,上根主升,下根主降,中根主守,典型的就是当归的头、身、尾用途各不同。

5、矿石药、贝壳药,药气较重,是往下走的药,起到重镇作用。

6、动物药,血肉有情,药性猛烈,可入气分和血分,祛风除湿效果好。

当然其中有一些特例,记住就大致不会错。

第二阶段:进一步细化和区分,极大丰富中药治病疗伤的理论和实践。

常见于:

1、进一步细分植物药,药名带“叶”、“皮”、“心”、“仁”、“子”、“藤”、“花”的主要功效,各不相同,力求精准用药。

2、从不同的植物入药部位,明确治疗的重点,如以根茎入药的,多是气血良药;茎部中空的,是除风寒要药;质地轻盈的,是解毒升发好药。

3、虫类和动物药,往治嵒(即癌症)、痨病、臌膈等难症用力,发挥其活血化瘀、逐邪、祛风和拔毒效果。

4、矿石药用于重镇息风、安神定志、攻下逐瘀、以毒攻毒。很多著名方剂有矿石药参与,见效不慢,但注意中病即止。

5、丰富了“四气五味”的治疗理论,对归经和毒性、功效与主治、剂量和用法等有了更细致的认识。

6、衍生出五色对应五脏、不同的炮制对应不同的用途、引经药能引经达使等一系列完整理论,这些理论在现代仍在发挥作用,没有过时。

这6条,每一条都有大量的代表药材和代表方剂,还有大量名医名家“站台”,有很多运用案例可以验证,这是中医的宝贵财富。

第三阶段:系统总结用药治病经验教训,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

1、中药的升降沉浮已基本明确,在影响走向的因素、行走的速度上下功夫,典型的就是安宫牛黄丸,用对症了见效很快。还有大承气汤,吃了就要赶紧上厕所,等等。

2、植物药用药部位不同,疗效大不一样,典型的就是麻黄、当归;植物药生长年份不同,疗效大不一样,典型的就是陈皮与青皮、枳实与枳壳;动物药,雌雄不同,效果大不一样,如地鳖虫要用雌虫,鹿茸要用幼雄鹿的角,麝香要用雄体,等等。

3、从中药三大呈现方式:汤剂、丸剂、散剂,细分中药在治未病(预防)、治病(抑制病情发展)、扶正祛邪、养生延年等方面的功效。

4、强调五味与五脏、五味与五行、五味对应五色的关系,而且过食五味,有不同的不良后果:

食酸过多,伤脾土;食咸过多,伤骨伤气;食甘过多,伤肾水;食苦过多,伤胃滞气;食辛过多,精神受损,筋骨不展。

5、重视阴阳平衡,阳气充盈,药性区分,以及药物进入不同经络的表现:

酸皆是进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苦皆是进入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甘皆是进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辛皆是进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咸皆是进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厥阴主血,入肝经血分,同入心包;少阳主气,入胆经气分,同入三焦,等等。

6、对用药过程进行跟踪和调整,常见于:

病重药轻,不及病所;病轻药重,伤正伤阴;病症虚实混淆,方药主次颠倒;方法不对,药量不符,化裁不好,等等。

所以,这3个发展阶段,18个“武艺”,都是中医遣方用药的大致归纳总结,每一条展开都有丰富的实践和事例,有大量药材药方与之对应和验证。

中医还有许多未知的宝库,值得我们去挖掘。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