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温水潜阳,引火归源法的临床应用
2024
04-25

温水潜阳,引火归源法的临床应用

天堂鹤 一品医堂 2024-04-24 15:19 山西 2人听过

温水潜阳,引火归源之“秘阳”法的临床运用

1.从临床病机特点与应对方面

正常人的生理应该于清阳轻清上升,命门火实潜于肾中,我们叫温实,上面是清醒,所以我们脑清,目清,耳清,嗅清,下面是温暖,冬天我们不会怕冷,我们不会有疲劳,觉得温实。所以真正的人的生理状态,用一个简单的图比,是一个正三角,这个正三角好,金字塔为什么保留到今天,它就是一个正三角,因为它有强大的基础,所以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就是应该上清虚,下面温实。所以如果反过来,变成上面热实,痰浊等等,下面反而出现虚寒,这就是一个倒三角,这个倒三角危险,很快就要倾倒,出大病,所以我们中医强调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

那么我们应对措施是什么,错误的应对,看到上面的火治标施以清泻,诛伐无过,犯虚虚实实之诫,另一个欲治下虚(寒)施以温补,虚火更焰,“上炎”更烈。正确的方法是温下与引火并施,水暖而龙潜,相火以位,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作为中医来说,我们要从治病求本、求阴阳的高度层面上去看病,临床就能站的高,看的远,有的地方就更为灵活,就能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病型,进行治疗。

2.临床症状表象

临床症状表象

(1)上热症(虚火扰窍):

a、五官清窍(头面):目赤耳鸣、头痛眼胀、头晕失眠、口舌溃疡、烘热面赤、面红如妆、血压波动、咽干口燥、饮水不多、或思热饮、或饮而溲多等。

b、前后阴窍(下焦):小便频急、尿道不适、灼热坠痛、肛门坠胀等。

(2)下寒症(或下虚症)腰酸腿软、四肢清冷或厥逆、胃脘冷痛、关节酸楚、便溏或秘、痛经、经水色暗、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夜尿频频或溲溺不畅等。

(3)舌脉之象:

a、舌质:嫩、淡、红(尖红);暗、青夹瘀;舌体胖大,齿印多津或少津。

b、舌苔:薄白或腻、或淡黄、苔质嫩而多津或滑或苍。

c、脉象:尺脉不足、寸脉有余,或关脉兼弦;或轻取应指,重按乏力。

3.治法

温水潜阳、引火归源、上清下温、达到气守丹田。道家的养生,我们中国的武术,特别讲究气守丹田,气守丹田就能做到下实,练功夫的时候,气守丹田你的桩子就稳固,功夫就能做到家。

4.方药

我们的代表方:

(1)大回阳饮(附子、肉桂、干姜、灸甘草。)

(2)潜阳封髓丹(附子、灸龟板、砂仁、肉桂、炒黄柏、灸甘草。)

组方药物之功效我们做一些剖析。

附子:辛温性热直补坎中一阳,真阳为阳根,火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肉桂:色赤入心,性热而助血中温气,强心温肾暖肝、引火归源。

《医贯》:“惟八味桂附与相火同气,直入肾中,据其虚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相火安得不引火归源。”

《本草便读》:“补命门元阳不足,格阳戴阳等证,又能引火归源。”

《履霜集》:“肉桂性热,与火同性,杀在下焦壮水药中,能引无根虚火降而归经。”

砂仁:纳气归肾,宣中宫一切阴脉。

龟板:其质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功。

黄柏:味苦入心,稟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苦能降亦能坚,色黄如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机也,独此一味,三才之意俱矣。

灸甘草:调和上下而伏火,真火伏藏,则人生之根蒂永固。

关于辅佐或增强潜镇收敛加味药问题:

生龙骨生牡蛎:天地水火交。

紫石英磁石:温敛镇潜效。

乌梅枣皮:酸收润敛,酸甘化阴。

人划线

#artContent h1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