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水先行气,气行水自消。治火先存阴,阴存火自消。治湿先运中。中健湿自除。
2025
11-20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水先行气,气行水自消。治火先存阴,阴存火自消。治湿先运中。中健湿自除。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水先行气,气行水自消。治火先存阴,阴存火自消。治湿先运中。中健湿自除。详解

这四句话是中医治疗核心病机的经典法则,核心逻辑是“治病求本”,通过调理根本脏腑/气血阴阳,让病理产物(风、水、火、湿)自行消退:

 

1.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 核心:“风”多与气血不和相关(如血虚生风、血瘀阻风),血液通畅则风邪无立足之地。

– 举例:皮肤瘙痒(风邪),若伴面色苍白、头晕(血虚),不单纯祛风,而是补血(如当归、熟地),血足则风止;肢体麻木(风邪阻络),需活血通络(如川芎、红花),血行则风散。

 

2. 治水先行气,气行水自消

 

– 核心:中医“气能行水”,肺气通调水道、脾气运化水湿、肾气蒸腾水液,气机阻滞则水液停滞(水肿、痰饮)。

– 举例:下肢水肿(水湿内停),若伴腹胀、嗳气(气滞),不单纯利水,而是行气(如陈皮、厚朴),气机通畅则水液自然代谢,水肿消退。

 

3. 治火先存阴,阴存火自消

 

– 核心:“火”分实火、虚火,虚火多因阴虚(阴液不足,如津液、精血)导致“阳亢生火”,实火也需防阴液耗伤。

– 举例:口干舌燥、心烦失眠(虚火),不单纯清热,而是滋阴(如麦冬、生地),阴液充足则能“灭火”;口舌生疮(实火),也需搭配养阴药,避免清热伤阴。

 

4. 治湿先运中,中健湿自除

 

– 核心:“中”指脾胃,脾胃是运化水湿的核心,脾胃虚弱则水湿无法代谢(内生湿邪),故祛湿先健脾。

– 举例:身体困重、大便溏稀(湿邪),若伴食欲不振、腹胀(脾虚),不单纯祛湿,而是健脾(如白术、茯苓),脾胃功能强健则能主动运化水湿,湿邪自除。

 

本质都是“不直接对抗病理产物,而是修复产生病理产物的根源”,体现中医“整体调理”的思维。需要我结合具体病症,举例对应的经典方剂吗?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