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互结证(实证)
证候
胸胁胀闷或刺痛,心悸不宁,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或沉重,月经不调(如经血暗紫有块)、癥瘕积聚,舌质暗紫或有瘀点、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涩。部分患者可伴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
病机:痰浊内阻,瘀血内停,痰瘀互结,气机不畅,脉络痹阻。痰瘀日久可化热或成积,损伤脏腑(心、肝、脾、肾为主)。
治法:化痰涤浊,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以“化痰为先,活血为辅”,兼顾气机调畅。
方剂:化痰活血通络方
竹茹10g,枳壳16g,茯苓10g,陈皮10g,香附10g,鸡血藤30g,丹参20g,菟丝子10g,泽兰15g,车前草20g,草决明10g,生苡仁10g。
主治
-
中医:痰瘀互结证,见于胸痹、眩晕、月经不调、癥瘕、痹证等。
-
西医: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胃炎、肥胖症等属痰瘀实证者。
加减
症状 加减 功效化痰浊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54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