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提醒:每天坚持做这2个动作,改善睡眠比吃药还快!
2025
10-20

提醒:每天坚持做这2个动作,改善睡眠比吃药还快!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凌晨4点或5点,不设闹钟却自然醒。屋外天微亮,屋内人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回去了。

有的人以为这是“年纪大了”的自然现象,有的人则抱怨“压力太大”,更有不少人索性掏出手机,开始“最后一刷”。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但你或许不知道,频繁凌晨早醒,可能不是偶然,而是身体正在通过这种方式提醒你:“休息系统”出问题了。

尤其是当这类醒来不是偶尔,而是连续多日凌晨定时醒来 ,且醒后难以再次入眠,白天浑身疲软、情绪不佳时,更要引起重视。

那么,凌晨4、5点醒,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又该如何简单调整,让自己重拾完整的一夜好眠?文章接下来的内容,也许能为你找到答案。

你忽略的两个细节,正在悄悄“偷走”你的深度睡眠——尤其是第二个,很多人每天都在做错。


凌晨早醒,到底怎么回事?专家:不仅是年纪问题,更要当心4类因素作怪

很多人习惯将睡眠问题简单归因于“上了年纪”,但医学研究显示:超过30%的年轻人也有凌晨早醒的经历 ,睡眠质量与年龄并非绝对关联。

影响凌晨醒来的原因,最常见的有以下几项:

情绪牵动神经系统,晚上没睡,白天也不安稳

现代生活节奏快,加班熬夜、“白天忍、夜里翻”的焦虑情绪,正在无声地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焦虑、抑郁、过度紧张等状态,会直接扰乱褪黑素与皮质醇的分泌规律,造成半夜或凌晨早醒。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心理研究表明,超过72%的入睡困难人群,存在明显心理因素干扰 。

环境不适:光线、温度、噪音,都是“外部搅局者”

你有没有试过:空调开太低被冻醒?窗帘太薄被天光亮醒?其实很多人忽略了睡眠环境的微小变化对身体的影响。

尤其是处于浅睡期时,感官更敏感,稍有变化就容易被唤醒。研究显示:环保舒适的卧室环境能提升睡眠质量达34.8%。

生活习惯是“幕后推手”:晚饭吃太饱、夜宵拖延入眠节奏

晚餐吃太饱、睡前喝茶、玩手机,都会刺激大脑神经维持活跃,不利于身体进入深度睡眠。而酒精的“助眠”作用,往往只存在入睡前期,黎明时反而激活交感神经,造成早醒。

此外,睡前情绪起伏大、运动过度、临睡前兴奋活动 也会“在半夜反噬你白天的活力”。

中医视角:五脏失调,尤以心肾不交、肝火内扰为主因

从中医角度看,凌晨时分对应的是“肺经当令”,若肺气不足或肝火过旺,会扰乱阴阳转换,造成早醒。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特别是**“心肾不交”型失眠者** ,容易发生“午夜醒来、晨不能寐”的典型表现。

当五脏功能紊乱,睡眠的“节拍器”也就乱了,身体即使处在休息状态,大脑却深陷无法停摆的混乱节奏中。


坚持这2个简单细节,或能悄悄提高你每晚的深度睡眠质量

好消息是:你不用依赖安眠药,也不用改变整套生活方式,只要在睡前做对这两件事 ,多数人都能在7天内改善睡眠节律。

1. 揉一揉手上的“睡眠开关”——大鱼际,帮大脑切换’休息模式’

中医认为,手掌上的“大鱼际”区是调节情绪、安神助眠的重要反射区。大鱼际在拇指根部,掌面隆起处,每天揉一揉,有助于清心安神、缓解心焦。

具体做法:

  • · 每晚睡前用拇指按揉另一手掌的大鱼际4-5分钟
  • · 动作轻柔有力,以揉到酸胀微热为宜
  • · 两只手交替进行,每晚1次,坚持7天

不少老年患者反馈:按揉后手心更热、入睡更快、凌晨少醒 。这就是中医“通则不痛、和则眠安”的理念的一种体现。

2. 睡前1杯“安神睡眠茶”:9味食材,调肝护心助眠一身轻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如果你总是情绪波动、入睡困难、醒来乏力,那么你可以试试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食疗方——酸枣仁茶。

常用配方:酸枣仁5g、柏子仁3g、茯苓5g、龙眼肉3g、莲子5g、栀子3g、炙甘草2g、百合5g、远志2g

步骤:

  • · 所有食材洗净后放入杯中
  • · 用90度热水泡2-3分钟(可加少量冰糖)-睡前1-2小时饮用一杯,每晚一次

酸枣仁有“助眠第一食材”之称,现代药理学已证实其具有镇静、降低中枢兴奋性、延长睡眠时间的作用。

若不便自制,也可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选用成分明确、安全的复方中药茶饮,不建议盲目购买“网红助眠饮”。


自测:你有没有“肝血不足型”失眠体质?把以下6个信号对照下

很多人明明有睡眠问题,却从不认为与“肝”相关。其实,肝主疏泄藏血,是调节情志与夜眠关键。

如果你有以下症状,可能说明你的肝血确实“不够用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 · 情绪暴躁易怒,爱生闷气
  • · 脱发现象明显,头发出油
  • · 背部长痘,肤色渐蜡黄
  • · 眼睛干涩,经常疲劳酸胀
  • · 口苦口干,口臭加重
  • · 小便发黄,大便黏腻

这类表现常见于**“心肝血亏”型失眠** ,应从调肝养血入手,食疗+推拿双管齐下,远比一味按闹钟吃安眠药管用。

调理得当的人,即便50岁以后,也能像30岁时一样,一觉睡到天亮不是梦。


健康小结:别忽视凌晨4、5点的“生物警报”,它可能比失眠更危险

如果你长期凌晨醒来,且搭配以下状态,请一定尽早调整:

  • · 醒后难再入睡,白天精神萎靡
  • · 睡眠浅易惊醒,多梦频繁
  • · 情绪不稳,小事也易激动或压抑
  • · 身体疲劳、食欲波动、抵抗力下降

规律睡眠不仅关乎精神状态,更深度牵动心血管、免疫、内分泌等系统。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比起靠药入眠,主动“调环境、改作息、按大鱼际、饮食调养”这些细节,才是真正能让你和“健康安眠”握手言和的钥匙。

健康,其实就藏在每天晚上睡前多留意的小动作里。今天开始,不妨早10分钟放下手机、泡杯茶、合眼闭气,试一试上面这两个方法——你会发现,安睡,其实不难。

温馨提醒 :本文非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具体健康状况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诊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2.《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36卷第8期3.《睡眠医学评论》,中国睡眠研究会4.《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0年增刊5.《张仲景医学全书·金匮要略》注释版6.《现代实用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7.《中华心理卫生杂志》2022年第3期8.《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西医结合)》中国医师协会9.《中老年失眠干预研究进展》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0.《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