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治肝癌 不靠“硬碰硬”!搞清这个思路 抗癌少走弯路
2025
07-16

治肝癌 不靠“硬碰硬”!搞清这个思路 抗癌少走弯路

摘自   中医张胜兵公众号

【随诊日记】

在临证中见真知,在病案中传薪火!

「随诊日记」以案说医,深度剖析病案,还原诊疗思维,传承中医精髓,架起与读者沟通的桥梁 !

肝癌的发生,多与“肝郁气滞”、“湿热蕴结”、“血瘀”等因素有关,肝癌的中医辨治犹如一场精妙的战略布局:既要有统帅全局的战略眼光,又需具备调兵遣将的战术智慧。在我的病案中,肝癌患者不计其数,大家为什么都能够很正确的选择中医去治疗这个病,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中医治疗肝癌并非简单对抗肿瘤,而是从整体出发,调整人体内环境,恢复气血阴阳的平衡,使机体重新获得抑制肿瘤的能力。在我的临床实践中,不少患者通过中医药的调理,不仅症状得到缓解,肿瘤指标趋于稳定,甚至长期带瘤生存。这不是很好嘛,为什么遇见肿瘤就一定要消灭呢?其实与肿瘤“和平共处”也是一种智慧!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起肝癌病案,患者病机复杂,我采用了“攻补兼施”的诊疗策略。以下是我的治病思路,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病案详情

徐伯今年64岁,三个月前开始觉得右胁隐隐作痛,像是有数万根针在扎,尤其是夜里,更是疼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起初他没太在意,只当是年纪大了的常见毛病,可渐渐地,他摸到自己右肋下有个硬块,按下去生疼,肚子也一天天鼓起来,并且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在家人的催促下去医院检查,没想到化验单上醒目的两个大字——肝癌,将徐伯彻底击垮。一周前,徐伯的疼痛突然加重,像有刀子在肚子里搅动,饭也吃不下,一吃就反酸,大便不成形,整个人瘦成了皮包骨,鼻子还动不动就流血,腿脚也肿了,一按一个坑,半天弹不回来。看着他这样的情况,儿女们心急如焚。

【患者】徐某,男,64岁

【主诉】右胁疼痛、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伴消瘦乏力3月,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近3月出现右胁刺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肋下可触及质硬包块。外院已诊断为肝癌。近一周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

【刻下证‌】腹部膨隆,叩诊呈实音,颈淋巴结肿大,消瘦乏力、神疲气短,鼻衄频发,下肢凹陷性水肿,食欲不振、反酸、便溏。舌下络脉紫黑怒张如蚯蚓,苔焦黄燥裂,脉弦涩结代。

张胜兵老师辨证施治

辨证: 治病求本 辨证论治

徐伯已过花甲之年,身体底子比较弱,五脏六腑的功能也变差了,导致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就像河道淤堵一样,堵在身体右边肋骨下面的地方,所以那个位置会刺痛。‌这些瘀血堵久了,就会“发酵”成热毒,热毒损伤血管,所以患者才会经常流鼻血。那为什么肚子会变大呢?这个很好理解,瘀血和热毒搅和在一起,越积越多,就形成了硬硬的肿块,所以肚子越来越大,脖子上的淋巴结也肿起来了。  

其实患者身体所呈现出来的病状都是跟瘀堵有关,瘀血堵着,新鲜气血生不出来,再加上热毒不断消耗气血,人就变得气血亏虚了。消瘦、没力气、精神差、气短,都是这个原因。气血不足,身体里的水也排不出去,积在腿上,水肿也就形成了。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身体里有热毒为什么患者会拉肚子呢,既然泄了热毒不就出来了吗?这个很好懂啊,人体负责消化的归什么管啊,归脾胃管啊!脾胃就像是身体的“厨房”,负责消化吸收营养。现在瘀血和热毒把“厨房”搞坏了,胃里反酸水,脾胃虚弱消化不好,自然也就吃不下饭,大便也稀溏不成形。

我们再看患者的舌象,他的舌头颜色紫暗,下面的青筋暴起,像蚯蚓一样,这些都是瘀血堵住的表现,舌苔又黄又干,像烤焦的锅巴,说明体内热毒很重;把他的脉象,脉搏摸着又紧又涩,还不规律,这些都说明身体里有瘀血、热毒、气血亏虚的情况。

治则:清热化瘀 补气养血

综上所述:西医诊断为肝癌,中医诊断为胁痛、肝积,证型为瘀血内阻,热毒蕴结,气血亏虚,应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补气养血、温补脾肾,利水消肿为治则。以下是我的开方:

北柴胡15g、黄芩片6g、法半夏30g、醋鳖甲60g、石韦10g、浙贝母30g、山慈菇15g、猫爪草30g、牡蛎30g、灵芝片15g、燀桃仁10g、鸡内金15g、当归10g、白芍10g、枸杞子10g、甘草片10g、黄芪30g、西洋参10g、铁皮石斛10g、生白术30g、山药10g、盐益智仁10g、夏枯草30g、丹参30g、红花10g、土鳖虫10g、瞿麦10g、炒王不留行15g、蜂房6g、煅浮海石30g、盐菟丝子15g、干姜6g、桂枝6g、赤芍10g、土贝母30g、制水蛭10g、醋青皮6g、仙鹤草15g、木香10g、陈皮10g、太子参10g、海螵蛸15g、粳米15g、盐泽泻30g。共10帖,水煎服,每天三次,共10天。

方解:诸方合一  攻补兼施

这个方子以北柴胡和黄芩疏肝解郁、清热燥湿,又能调和肝脾,带领其他药物直达病灶。醋鳖甲、牡蛎、煅浮海石专门软化硬结,针对肝癌的坚硬包块;而浙贝母、山慈菇、猫爪草、土贝母能起到清热化痰、散结消肿的作用。

为了化解瘀血,我还用了丹参、红花、桃仁、土鳖虫、水蛭活血通经,缓解疼痛;用仙鹤草是为了止血解毒,治鼻子出血;赤芍则是凉血散瘀,辅助清热。  

针对水肿和脾肾阳虚,我用益智仁、菟丝子、干姜、桂枝温补脾肾,助阳化气;泽泻、白术、山药是为了利水健脾,改善腿肿。  

身体虚弱、气短乏力,就用黄芪、西洋参、铁皮石斛、太子参、灵芝大补元气,增强抵抗力;当归、白芍、枸杞补血养肝,缓解疼痛。  

那胃口差、反酸、拉肚子怎么办?我用法半夏、鸡内金、木香、陈皮燥湿消食、调和胃气;而海螵蛸专治反酸,粳米护胃,防止寒凉药伤脾胃。最后用甘草这味药调和诸药,让整个方子温和起效。  

整个方子攻补兼施,既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治肝癌,又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扶正气,同时调理脾胃改善食欲。

后记:  

以上病案案情复杂,患者体内瘀毒胶结,兼见气血亏虚、脾肾两伤。在治疗时,不可攻邪过猛,需要步步为营,力求在扶正与祛邪、攻毒与护正、治标与治本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点。要提醒大家的是抗癌并不是一定要尽灭癌毒,减轻痛苦、延长有质量的生命,亦是医道大善。看完本次病案,提醒各位读者朋友们,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文中的治疗方案。身体如果有不适的一些症状,请尽快找医生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下期病案预告:

【患者】柯某,女,21岁

【主诉】痛经10年

【现病史】患者自11岁初潮起出现经期下腹冷痛,疼痛呈痉挛性,喜温拒按,经血色暗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期常伴腰骶酸痛、手足不温。近2年症状加重,需服用止痛药缓解。平素月经周期28-30天,经期5-7天,末次月经2025年6月5日,平素喜食生冷。舌质暗紫边有瘀点,苔白滑,脉沉弦紧。

下期我们会讲到关于治疗痛经的病案,您有什么问题需要了解?或者如果您是一名中医会有怎样的诊疗思路?欢迎参与我们的讨论,如有其他问题也可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END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