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为先天之本,精为生命之源”,这句中医名言道出了肾精对人体的重要性。
明代医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曾言:”人之有生,全赖此精”,他深知肾精亏虚乃百病之源。
在那个没有现代医学的年代,张景岳凭借一味”补中有涩”的神奇古法,让无数肾精亏虚的患者重获新生。
这味本草既能大补肾精,又不助火生热,堪称填精圣品。
可这究竟是什么神奇本草?
张景岳又是如何发现这个古法的奥秘?
这味”补中有涩”的草本,为何能做到填精而不助火的神奇效果?
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会稽有位名医叫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人称张景岳。
他自幼聪颖,十四岁就开始学医,师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传人。
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张景岳在温补学说方面独树一帜,特别是对肾精亏虚的治疗有着独到见解。
这年秋天,张景岳的诊所里来了一位中年男子,姓李,面色灰暗,精神萎靡。
李先生一坐下就长叹一声:”张大夫,我这身子骨是彻底垮了,腰膝酸软,夜里盗汗,还老是健忘失眠。”
张景岳仔细望诊,见其面色晦暗,眼圈发黑,再切脉发现脉象细弱,心中已有了判断。
“李先生,你这是肾精亏虚的症候,需要好好调养。”
李先生苦着脸说:”张大夫,我也看过不少大夫,都说是肾虚,开的方子不是人参就是鹿茸,吃了不但没好转,反而上火更厉害了。”
张景岳点了点头:”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一般的补肾本草多性温热,容易助火伤阴,你这种情况需要用’补中有涩’的法子。”
李先生疑惑地问:”什么叫’补中有涩’?”
“就是既能补养肾精,又能收敛固涩,不会助火生热的草本。”
张景岳起身走到本草柜前,”我有一味古法传下来的本草,专治你这种精气不足而又阴虚内热的症候。”
这时,张景岳的弟子王明在一旁问:”师父,为何补肾的本草大多助火?”
张景岳耐心解释:”肾精亏虚的人,往往阴阳两虚,如果只用温热的补阳之品,虽然能暂时提升精神,可是会耗伤阴液,反而加重病情。”
“这就像一个快要干涸的水池,如果只是加热水,虽然暂时看起来水多了,可是蒸发得更快,最终还是会干涸。”
王明恍然大悟:”那要怎么办?”
“要用’补中有涩’的方法,既能滋养阴精,又能收敛固脱,这样才能真正填精补髓。”
张景岳接着说:”古人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这就是其中的道理。”
李先生听得一知半解,急切地问:”那这味本草到底是什么?”
张景岳神秘一笑:”这味草本性味甘酸,既能补肾填精,又能收敛固涩,是我从古籍中悟出的妙法。”
“它不像人参、鹿茸那样燥热,也不像地黄、枸杞那样滋腻,而是温和平补,最适合你这种情况。”
王明好奇地问:”师父,这味本草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味本草的妙处在于,它能补而不滞,涩而不燥,既能填补肾精,又不会助火生热。”
张景岳继续说道:”古人施治讲究君臣佐使,这味本草既可以做君方独当一面,也可以做臣方辅助其他补肾本草,真是一草多用。”
李先生迫不及待:”张大夫,您快给我抓方吧,我这身子实在撑不住了。”
张景岳摇了摇头:”不急,开方之前我还要跟你详细说说这味本草的来历和用法。”
“这味草本来源天然,采摘有时,炮制有法,用量有度,配伍有方,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王明追问:”那具体该怎么用?”
“这味本草可以单用,单用时需要久煎慢炖,配伍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量。”
张景岳指着本草柜:”这味本草在我这里用了几十年,治好了无数肾精亏虚的病人,从未失手。”
李先生眼中燃起希望:”真的这么神奇?”
“当然,不过这味本草虽好,也要对症使用,如果是单纯的肾阳虚,还是需要用温阳之品。”
张景岳语重心长地说:”中医用方如用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味本草的精妙之处,说来话长…”
李先生和王明都屏住呼吸,等着张景岳说出这味神秘草本的名字。
张景岳慢慢走到本草柜前,打开了一个标着古法秘方的抽屉。
他取出一小把红褐色的果实,在手中轻轻摆弄着,若有所思。
这些果实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散发着淡淡的酸甜香气。
张景岳深深看了两人一眼,缓缓开口:”这味’补中有涩’的古法秘方,就是…”
“山茱萸,性温味酸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之功,是填精不助火的第一圣品。”
张景岳将手中的山茱萸举到眼前,”《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久服轻身不老’,这可不是虚言。”
李先生仔细看着这些红褐色的果实:”这就是山茱萸?看起来普普通通的。”
“外表虽然普通,功效却是不凡。”
张景岳详细解释:”山茱萸最大的特点就是补中有涩,它既能滋补肝肾,又能收敛精气,这在补肾本草中是很少见的。”
“一般的补肾本草,不是偏于温补就是偏于滋阴,很难做到既补又涩。”
王明疑惑地问:”师父,为什么山茱萸能做到这一点?”
“这要从它的性味归经说起。”
张景岳坐下来慢慢解释:”山茱萸味酸涩,酸能收敛,涩能固脱;性温而不热,既能温养肾阳,又不会助火伤阴。”
“它归肝肾二经,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所以山茱萸能同时补益精血。”
李先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它具体有哪些功效?”
张景岳掰着指头数道:”补益肝肾、固精缩尿、止汗敛汗、涩肠止泻,这是它的四大功效。”
“你的腰膝酸软属于肾虚,夜间盗汗属于精气不固,健忘失眠属于心肾不交,山茱萸都能治。”
王明好奇地问:”师父,山茱萸和其他补肾本草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去了。”
张景岳起身走到本草柜前,取出几味草本:”你看,人参大补元气,但性温容易上火;鹿茸温补肾阳,但燥热更甚;地黄滋阴补肾,但性寒伤脾。”
“只有山茱萸,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既能填精又不助火,实在是难得的好草本。”
李先生急切地问:”那我该怎么用这山茱萸?”
“山茱萸的用法很有讲究。”
张景岳拿起一把山茱萸:”单用的话,需要久煎取汁,早晚各服,用量要根据个人体质而定。”
“配伍的话,可以和熟地、枸杞、菟丝子等草本一起用,组成经典古方的加减。”
“还可以和人参、白术、茯苓配伍,组成益气类方剂的变化。”
王明记录着:”师父,山茱萸有什么使用禁忌吗?”
“当然有。”
张景岳认真地说:”湿热内盛、小便不利的人不宜用;外感发热、实火上炎的人也要慎用。”
“虽然山茱萸性质平和,但毕竟是收敛之品,如果有实邪未清,用了反而会闭门留寇。”
李先生点头:”那我现在的情况适合用吗?”
张景岳重新为他把脉:”你现在是虚不受补的状态,正适合用山茱萸这样温和滋补的草本。”
“我给你开个方子,以山茱萸为主,配合几味滋阴补肾的经典本草,标本兼治,既能填精又能调理脏腑。”
“山茱萸做君方,其他草本做辅助,标本兼治,既能填精又能调理脏腑。”
王明感叹:”原来古人早就发现了山茱萸的妙用。”
“岂止是发现,简直是推崇备至。”
张景岳翻开《景岳全书》:”我在书中专门写道:’山茱萸味酸涩,能收敛元气,固涩滑脱,秘精益髓’。”
“《本草纲目》也说:’山茱萸温肝逐风,补益肾气,坚阴茎,兴阳道’,这可不是夸大其词。”
李先生兴奋地说:”听您这么一说,我对治好病更有信心了。”
“不过要记住,中医治病贵在坚持。”
张景岳叮嘱道:”山茱萸虽然性质平和,但填精补髓是个慢功夫,至少要坚持三个月才能见到明显效果。”
“而且平时要节欲保精,早睡早起,饮食清淡,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王明总结道:”所以山茱萸的精妙就在于补中有涩,既能填精又不助火。”
“正是如此。”
张景岳最后说道:”古人施治追求的是平衡和谐,山茱萸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它不像大热之品那样立竿见影,也不像大寒之品那样伤及正气,而是润物细无声地调养身体。”
“这就是中医的智慧,不求一时之功,但求长久之效。”
李先生深深作揖:”张大夫,您今天这一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啊。”
三个月后,李先生再次来到张景岳的诊所,这次他脸色红润,精神饱满。
“张大夫,我的身体完全好了,腰不酸了,也不盗汗了,睡眠也好了。”
张景岳微笑着说:”这就是山茱萸填精不助火的妙处,古法虽简,但效如桴鼓。”
从此,张景岳用山茱萸治疗肾精亏虚的方法传遍了江南,无数患者因此受益,这味”补中有涩”的古法,成为了中医填精补髓的经典之道。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444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