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紧脉浅解
2025
07-05

紧脉浅解

紧脉,数如切绳状。(一曰如转索之无常)

一、核心定义与指下特征

核心特征:

脉势绷急:脉搏搏动紧张有力,如按压绷紧的绳索,有弹指感。

脉形拘急:脉管拘束不弛,指下如触拉紧的琴弦或绞转的绳索(“如转索之无常”)。

脉率不拘:可表现为正常、迟缓或稍快(非必“数”),但必兼“紧束”之势。

形象比喻:

切绳状:如切紧绷的绳索,触感劲急。

转索状:似捻转绳索时指下的绞急滚动感,动态紧张。

二、操作手法要点

轻取与重按:轻取即可感知脉管紧张拘急,重按时力度不减,反而更显劲急(与浮脉“重按反弱”相反)。

三指协同:寸、关、尺三部需同时体察,紧脉可遍及全脉或局部出现。

三、临床意义(主病)

脉来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特点是脉势紧张有力,坚搏抗指,且有旋转绞动或左右弹指的感觉,但脉体较弦脉柔软。《诊家正眼》云:“紧脉有力,左右弹人,如绞转索,如切紧绳。

多见于实寒证、疼痛、食积等。

机理分析:寒邪侵袭机体,正气未衰,正邪相争剧烈,脉管收缩紧束而拘急,则脉来绷急而搏指,状如切绳,故主实寒证。寒邪在表,脉见浮紧;寒邪在里,脉见沉紧。故《景岳全书·脉神章》云:“紧脉为阴多阳少,乃阴邪激搏之候。”诸痛、宿食出现紧脉,亦为寒邪积滞与正气相搏,脉失柔和所致。

紧脉主寒、痛、实邪闭阻,反映机体气血凝滞或气机郁结。

(一)寒证(最常见)

表寒实证(外感寒邪):症见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象:浮紧(如麻黄汤证)。

里寒实证(寒凝脏腑):如寒凝胃脘(脘腹冷痛)、寒滞肝脉(少腹拘急),脉象:沉紧(如天台乌药散证)。

(二)痛证

气滞血瘀之痛:剧痛(如胆绞痛、肾结石)导致脉管痉挛收缩。脉象:弦紧或沉紧。

(三)宿食积滞:饮食不化,腑气不通,气机壅塞。

脉象:右关(脾胃)独见紧而有力(《金匮要略》:“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四、形成机制(现代医学视角)

紧脉的“紧张感”源于以下生理病理改变:

(一)血管收缩与痉挛:

交感神经兴奋:寒冷、疼痛、应激→儿茶酚胺释放→外周小动脉强烈收缩→脉管张力增高,触之如“绷绳”。

炎症介质刺激:组织损伤释放缓激肽、前列腺素→血管平滑肌痉挛→脉管拘急。

(二)血流动力学改变

高阻力血流: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液喷射阻力升高→脉搏搏动强劲急迫。

心输出量代偿性增加:疼痛或寒战时代谢需求↑→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血流冲击力增强,加剧“紧束”感。

五、常见病理场景的现代解读

场景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