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祝味菊医案经验集•咳血案》
2025
07-03

《祝味菊医案经验集•咳血案》

咳血案

庄先生,徐家汇一诊:1月25日。症状:咳血,上气,下利,肢肿,脉绝。病理:肺损有日,心脾衰脱。病名:肺损。治法:姑以人参四逆加味以救脱亡。处方:太子参9克,朱茯神18克,黄附片30克(先煎),酸枣仁30克,炮姜炭6克。(《祝味菊医案经验集》)【辨证思路】肺损日久,心脾肾三阴戕伤,故咳血、上气、下利、肢肿、脉绝。《伤寒论》说:“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故本案属阳衰阴竭,危在旦夕。【治疗经验】本案病情危重,非重剂扶阳强心,不足以挽救脱亡,故祝味菊重剂枣附联用,强心救亡,乃其独特经验。祝味菊曰:“此二药之效能,胜于西药之毛地黄。对于伤寒及杂病病人的心脏衰弱,无不在处方中重用此二药。”心主血脉,心强脉和,血液自宁。方中太子参、朱茯神加强枣附强心固脱之力,炮姜炭温阳止血,均为辅佐之药。药证合拍,自当化险为夷,转逆为顺。

附:祝味菊针对沪医之用药崇尚温热学说,善用寒凉,以致不仅温热时病,内科诸病也多用寒凉之法为主,造成机体阳气受戕,病势渐深,多至重危虚脱,遂另辟蹊径,以大剂姜附温热之剂挽救了很多因投凉太过而气阳衰微的小儿,给沪上医界注入一剂强心针,带来了一股新鲜的学术空气。这对他重阳、温阳学术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祝味菊临床擅用附子,且经常与他药组成药对,形成了独特的用药方法,其常用药对有:

1.附子配伍磁石、龙牡 附子功擅补肾助阳,磁石、龙牡善能潜阳镇静,二者配合,动静结合,引火归原,导龙入海,祝味菊称之“温潜法”,是其临床最常用的配伍治法。在祝味菊的医案中俯拾皆是。如其治疗胡夫人下虚阳浮,失眠肌热案。祝味菊认为:“虚人而躁甚者,气怯于内,阳浮于上,其为兴奋,乃虚性兴奋也······此非亢阳之有余,乃阳衰不能自秘也。”

2.附子配伍酸枣仁 附子温通心阳,酸枣仁滋阴安神。枣附配伍,辛通酸收,温阳济阴,善能调节心脏功能。祝味菊认为,二药同用,具有强心效力,其效能胜于西药之毛地黄。如其治疗庄先生肺损咳血、心脾衰脱案,即以人参四逆加酸枣仁、茯神,以救脱亡。

3.附子配伍制半夏 附子反半夏,属中药七情“十八反”之列。然而,临床附子与半夏配伍应用,历代皆有记载。如仲景《金匮要略》附子粳米汤等。祝味菊亦广泛将附子与制半夏配伍应用于临床,取其相反相成之功,如其治疗胃痞案、湿阻案、中满腹痛案、宿饮案、呕恶案、呃逆案、泄泻案等胃肠道病变,具有温阳化饮作用,为祝味菊“温化法”。

4.附子配伍麻黄 伸景《伤寒论》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助阳解表之用。祝味菊麻附同用,一为扶阳解表,如其治疗沈小姐阳虚中寒、复为寒侵案。二为温阳通脉,如其治疗潘君阴疽案。祝味菊曰:“阴疽之病,皆缘人体正气无力抵抗外来之细菌。治疗之法,必须增加人体之力量,使由阴转阳,方为顺事。”洵为有得之言。

5.附子配伍熟地 附子纯阳主动,走而不守;熟地纯阴主静,守而不走。二药合用,补而不腻,行而不散,将相协力,阴阳双补。祝味菊以附子与熟地配伍,治疗阴阳双亏之疾病。如治疗一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案,祝味菊诊为阴阳两亏,肝肾不足,虚火上浮,非重剂补阳填阴不可,遂以附子配伍熟地等治疗,果然服药6剂而奏效。6.附子配伍黄连 附子与黄连配伍应用,出自《伤寒论》附子泻心汤。附子辛热,回阳救逆最强;黄连苦寒,泻火镇静要药。二药配伍,寒热并用,补泻同功。如祝味菊治疗李先生心衰阳浮、唇烂失寐之伤寒案,以附子扶阳强心,黄连泻火镇静,一热一寒,阴阳相济,仅服药4天,就转入顺境。

7.附子配伍柴胡 附子温补心肾阳气,柴胡疏肝宣畅气血。二药合用,温阳疏达,相辅相成,是祝味菊临床配伍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如其治疗顾姓老人疟母案,以附子配伍柴胡、人参鳖甲丸,调治月余,康复如常。又如其曾治一男,西医诊断浆液性胸膜炎,以附子配伍柴胡、控涎丹,服药5剂,各症若失。对于肝肿大胁肋胀满,祝味菊以附子配伍柴胡、当归、芍药,重用三棱、莪术,可使肝肿大逐渐消失,乃其独特经验。

8.附子配伍大黄 附子配伍大黄属于温下法,临床对于寒实积滞便秘,疗效甚捷。如《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是也。祝味菊临床广其用,以附子配伍大黄治疗痢疾,如其治疗徐姓痢疾案,连服3帖,诸症大减,渐能进食。对于湿疹与肠胃浊毒积聚有关者,祝味菊亦以附子大黄合用,鼓舞正气,通浊化毒,屡见奇效。如其治疗钱君湿疹案,服药4帖,大便通畅,湿疹隐退而愈。9.附子配伍羚羊角 羚附配伍,一凉一热,机巧之用,古方“资寿解语汤”有之,喻昌盛赞之,以为温阳息风、醒脑开窍之用。后世用之不多,而祝味菊则常用之。如其在上海中西医会诊诊所救治一位肝硬化腹水合并昏厥案,又如治疗某女性中风昏厥案。羚附合用,每获良效。祝味菊尝云:“羚羊角治脑,附子治心,体虚而有脑症状者最宜。”10.附子配伍全蝎 附子温阳止痛,全蝎息风解痉。二药配伍,具有温阳开痹、息风止痉之功效。如祝味菊治疗蒋姓妇人抽搐案,以及孙妇头痛案,皆以蝎附联用而奏效。

11.附子配伍瓜蒌、薤白 附子温阳强心,瓜蒌、薤白宽胸化浊。祝味菊曰:“《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白酒汤治胸痹甚效,近世所谓风湿性心脏病颇类乎此,并认为若再加附子等振阳之品,其效更彰。”如其治疗一中年男子“风湿性心脏病”胸闷心痛案,服药3剂症减,又3剂,其症若失。

12.附子配伍石菖蒲 附子扶阳强心,石菖蒲芳香开窍。二药配伍,具有温阳宣窍之功,对于阳衰痰蒙、窍闭神昏者,每获佳效。如其治疗当时沪上儿科名医一位哲嗣“伤寒神昏”案,以附子配伍石菖蒲等,强心宣窍,患儿当晚服药1剂,及至天明,神识逐渐转清,转逆为顺。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