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学认为膀胱癌属于癃闭、溺血、血淋的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肾气不足、水湿不化、肾脾虚损、运化失职、毒热内生、蕴结膀胱,且经久不愈,毒邪腐肉淤积膀胱所致。
中医认为,膀胱癌是虚、湿、毒、淤互结的恶性肿瘤,尿血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膀胱之湿热重在下焦,治以清利膀胱湿热为主,同时配合健脾助运,断生湿之源。在清利膀胱之时,兼顾清泻小肠之火。
膀胱癌的中药治疗可用刺猬皮、地鳖虫、白毛藤、半枝莲、仙鹤草、石韦、大蓟、小蓟水煎服用。若热毒盛加土茯苓、龙葵、蛇果草,若湿热盛加知柏地黄汤,小便淋涩甚或尿闭者加知母、黄柏、肉桂。膀胱癌多与湿热淤毒蕴结下焦有关,故治以活血化瘀、利湿排毒。
膀胱癌患者可以去中医内科就诊,进行望诊、问诊、闻诊、切诊后治疗,治疗期间应戒烟戒酒,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油炸、腌制和熏烤的食物,如炸鸡、咸菜等。
【辨证录方】水火两通丹、通溺饮 溺血
血症门21则
人有小便溺血者,其症痛涩马口,如刀割刺触而难忍,人以为小肠之血也,而不知非也。小肠出血,则人立死,安得痛楚而犹生乎?因人不慎于酒色,欲泄不泄,受惊而成之者。精本欲泄,因惊而缩,入则精已离宫,不能仍反于肾中,而小肠又因受惊,不得直泄其水,则水积而火生,于是热极而煎熬,将所留之精化血而出于小便之外,其实乃肾经之精,而非小便之血也。治法宜解其小肠之火,然而解火而不利其水,则水壅而火仍不得出,精血又何从而外泄哉。
方用水火两通丹:
车前子(三钱) 茯苓(五钱)
木通(一钱) 栀子(三钱)
黄柏(一钱) 当归(五钱)
白芍(一两) 萹蓄(一钱)
生地(一两)
水煎服。一剂而涩痛除,二剂而溺血止,三剂全愈,不必用四剂也。
方中通利水火,而又加平肝补血之药者,盖血症最惧肝木克脾胃,则脾胃之气不能升腾,而气乃下陷,气陷而血又何从而升散乎。今平其肝则肝气舒,而脾胃之气亦舒,小肠之水火两通,败精有不速去者乎。
此症用通溺饮亦神。
黄柏 车前(各三钱)
茯苓 白术(各五钱)
王不留行(二钱)
肉桂(三分) 黄连(一钱)
水煎服。二剂即止血。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958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