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https://m.toutiao.com/is/J_Ub_SZ-Uuc/
新手怎样学习中医更好?我向来不建议刚开始自学中医的新人直接就读《黄帝内经》、直接看《伤寒论》,这一点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甚至不少人会觉得我根本不懂中医。这部分人都认为要学好中医,直接看《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就够了,毕竟它们是最经典的,不看经典而去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他们表示无法理解。其实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大师,要么就是从未真正学过中医的人在空想,听起来似乎有理,实则荒谬。为何这么说呢?因为99.99%的新人根本就看不懂《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原文。现代人没有文言文基础时,别说是深入理解这两部经典了,就连最基本的意思都看不明白。不信的话,拿一本《伤寒论》的原文看看,看有多少人能真正译出它的意思。可能很多人会说,现在有百度,有白话文版本,用百度甚至像豆包这样的人工智能工具逐句翻译就行。其实当你这样看的时候,看到的已经不是原文了,而是网友或者他人的翻译版本。首先,其正确性并无保证;另外,不同的人翻译时,差异非常大,你会越学越乱,在没有分辨能力的时候,对新人确实帮助不大。《伤寒论》我看得最多,也看了很多个版本,但是你会发现这本书每个大师的解读和注解都不一样。例如,胡希恕老师、刘渡舟老师、郭白生老师、郝万山老师,他们在解读《伤寒论》的时候,就有很多地方不但观点不同,甚至还存在严重的冲突。这表明大咖们其实都有不同的理解,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你说,一个新手能看出什么来呢?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一个新手来看这些的时候,你会发现懵了,一段时间下来不是根本学不懂,就是越学越乱。对于新手自学中医,我一直的建议是:1. 先看现代版的中医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现在很多人想法很奇怪,总觉得高手在民间,现代中医教材不行,学院派的不行。那些无证的民间中医都是高人,其实这些人都属于没有真正实操过或者临床过的,或者本身就是无证的民间中医,心里仇视学院派。我为什么支持新手学习现代版的中医教材呢?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它规范,标准统一,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因为现代中医教材基本上都是由这个行业的权威专家团队共同编写的,减少了因不同流派、地域因素导致的混乱。如果一个东西每个人观点都不一样,一凑到一起就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我就觉得这个东西新手不值得去学。我一直认为标准很重要,哪怕里面有错误也没关系,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这些错误慢慢总会被纠正过来;但是没有标准的时候,你的错误就永远停留在那里。第二是现代教材是按照现代人的语言习惯编写的,只要是初中高中水平的人其实就能读懂,每个人能读懂非常非常重要,只有读懂了,才能谈后面的事,如果拿一本《伤寒论》给你,你连一句话的字都读不对,还指望从这里学懂?第三点就是整合全面,现代中医教材整合得非常全面,是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符合教学规律和我们的学习规律。2. 然后专注学一个老师或者流派的。最怕的就是很多新手今天听某某推荐说谁讲中医讲得好,然后就去找他的教程,明天听另外一个人推荐谁好,马上又去听那个人的,这对新手很不合适。因为新手前期其实没有辨别能力,而中医不像其他学科,门派实在太多,每个人的观点差异真的很大,你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会很混乱的,还不如选择一个老师,一直学他的,学到完全懂了之后再考虑看其他的。3. 不要盲目应用。很多人总是看了某倪大师的两个视频,看了某本书上的症状和自己有点像,从来都没真正临床过就盲目地去试药,其实这个问题很大。中医的辨证真的没那么简单,不要自以为是。你看张仲景《伤寒论》针对一个桂枝汤证就讲了很多误治方法,说明误治其实很多,而且危害很大,盲目试药其实是会伤害身体的,中药的副作用其实不小,尤其是盲目乱用药的时候。4. 有条件的找个诊所跟诊学习临床。单纯学理论其实只能是空想,很多东西不到临床你真的体会不出来,所以临床真的很重要,这一点我感触很深。我之前也看了很多书,自以为都懂了,但是真正到了临床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对,这也是我今年走师承这条路的原因,就是为了能真正临床体
验。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722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