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众改变不了社会,改变不了文化精神,受文化生存关系的主导和控制,但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有自主的文化依从性,我可以选择依从西方文化还是依从中国文化,选择我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自主的客观性认同,认同肉体物质客观还是生命联系客观,认同我命在我还是实验理论。
依从西方文化,则物质享乐;依从中国文化,则顺应自然;认同物质真理,则实验为真,认同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客观,则活人才真。
由于我自己的文化依从性和客观性认同,决定我自己的理性有为,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地养生,还是营养素物质分子地保健。
西方文化与恶之欲的亲和性极强,所以文艺复兴之后短短数百年,就统治了整个人类。在这样的文化生存环境里,人们形成了唯物唯利的观念理性,形成了竞争力量公平的社会规则,不争生活困难,不争难以立足,普通百姓基本无法做到“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
全己之性,独善其身,认同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客观,依从天人相应的理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也能够使自己“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嗜好和欲望人人都有。文化生存时代,文化精神和社会环境影响人,奢华生活的诱惑,心机谋略的引导,竞争力的激励,让人嗜欲无穷,思想不止。
圣人是生活在普通民众之中,有生命觉悟、生命智慧的人,“行不欲离于世”,但能够“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所以寿命较长。
王冰认为,“圣人举事行止,虽常在时俗之间,然其见为,则与世时有异耳。”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7.
我命来自自然,不是文化;我命存在我身,不是实验室。圣人食人间烟火,更适人间烟火,衣食住用玩的物质需要,和于四时,适于我命即可,不攀比奢华,不贪婪务多。
“欲”是本能,“适”是理性。理性有分寸——生命之和,理性有尺度——自然需要,可以为圣人,没有“适”的理性,放纵本能之欲,成不了圣人。
圣人有上古天真淳朴之德,生活不求奢华,物质力行节俭,用现实社会的话说,穿着的衣服,不赶时髦,得体就好;吃的饮食,不求精美,适口就好;娱乐休闲,不求刺激,适度欢愉就好。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不羡慕别人的名位,不贪念别人的财富,养神、涵气于形内,不为物为利损神耗气,方能达到圣人境界。
4.贤人境界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贤人的生命境界,次于真人、至人、圣人。
王冰认为,“次圣人者,谓之贤人。然自强不息,精了百端,不虑而通,发谋必当,志同于天地,心烛于洞幽,故云法则天地,象似日月也。”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8.
张介宾注:“贤,善也,才德之称。法,效也。则,式也。天地之道,天圆地方,天高地厚,天覆地载,天动地静。乾为天,乾者健也;坤为地,坤者顺也。君子之自强不息,安时处顺,能复能载,能包能容,可方可圆,可动可静,是效法天地之道。”明·张介宾编著.类经·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7.
和于自然,顺天时之动,应地理之静,饮食节于劳逸,起居和于日月。饮食、起居,法天则地,因太阳之升降,该起床起床,该睡觉睡觉,该吃饭吃饭,该活动活动,能为贤人。
贤人不与天地日月运行对抗,日常活动协调于天地日月的运行、动静,四时起居和于生长收藏,“合同于道”,使自己生命,达到应该具有的极限。
没有文化,原始人的德行就是生命自然的德行,有了文化,文化人的德行是文化熏陶、养成的德行。崇尚什么样的文化精神,人便具有什么样的德行。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人以仁义为德行,克己复礼,自我修为,克服动物性,使自我的理性有为,合于自然规律,益于神形健康。西方文化争斗精神,物质实在化,功利私有化,以身发财,忘躯殉物,夜以继日,害神耗气,悖四时阴阳。应该说,人之贤与不贤,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具有决定性因素的是文化精神。
西方文化要自我价值、要经济规模、要争,根本不尊重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阴阳,不会“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更不用说“法天则地”的生命德行了。
西方文化的主导下,数百年间,世界背离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维生、护生、养生之道,不是战火硝烟,就是市场竞争,为我之利,掠夺自然,盘剥奢华,欺压弱小。社会上竞争无孔不入,自然界污染日趋严重,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是竞争关系,是弱肉强食关系,对个人健康、对人类生存、对地球生物都造成了巨大威胁。
文化精神不贤,人不贤,胡作非为,西方文化还自鸣得意——物质进步、科技进步、经济进步。过去的五十年,地球上的野生动物减少了三分之二,人被自己灭绝,也近在咫尺。
人类没有醒悟,西方文化还是这个世界的主导文化,竞争还是人类社会的主题,胜王败寇、弱肉强食还是人类社会的规则,失道了的人类,无德了,回不去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999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