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名医方录(60-69)
2024
08-16

名医方录(60-69)

60.防风通圣散

风热壅盛,表里三焦皆实者,此方主之。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  麻黄  连翘  芒硝 各18克  石膏  黄芩  桔梗 各37克  滑石112克  甘草 112克  荆芥  白术  栀子 各8克  生姜3片

每服10克。

风,阳邪也。风热,阳邪引发之热证。风热壅盛,表里三焦皆实者,则五藏六府皆热盛。

风热伤肺:肺主气,外合皮毛,风热伤肺,上焦以至肌肤之卫气受伤而弱,阳气不足,阴气上逆,故喘;气伤乏力,故头运而身重;风邪燥湿故口燥;肌表之荣气失去卫气导引,运行不畅而滞留,故冒风而肿胀,或出风疹、或出无名肿毒。

风热伤肝:肝主筋,其脉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肝气伤而不能荣于眼珠,故眼睛热胀;风性动摇,故肝中风邪,头和眼珠瞤动,两胁痛;筋急,故行常伛偻(yǔ lǚ)。

风热伤脾:脾中风邪者,风属阳邪,故翕翕发热;脾胃为表里,风邪内绕腹中,故烦;风性上行,风热上冲头面,故如喝醉酒脸红;脾主四肢,阳气上冲,则阴气聚于下半身,故四肢软;皮目,即上下眼胞,为脾胃所主,眼皮跳;中焦失职,气之上下交通失常,故短气。

风热伤心:心属火,主血。风为阳邪,属热。心中风者,热随血脉流布,故翕翕发热;心之阳浮越于上,故头面赤;心藏神,心伤不能主神,热盛而心阴不济,故狂躁。

风热伤肾:肾主水,热盛则水枯,故尿赤、尿痛;肾主精与志,热盛伤阴则健忘。

仲景云:热在上焦者,因咳而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风热壅盛,三焦表里皆实,则以上诸证并发。

本方以防风、麻黄解表热,使肌表之风热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头面之风热,使之由鼻而出。大黄、芒硝清肠胃之风热,使之从大便出。滑石、栀子清水道之风热,使之从尿出。石膏、桔梗清膈间之风热。连翘、黄芩清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故加芎、归、芍以和肝血。甘草、白术,和胃气而健脾。全方养肝健脾清热驱风,上焦内外之热尽除,效用极佳,故名通圣。

61.双解散

风热盛于上下,大便不硬者宜。

防风通圣散去芒硝、大黄。

解表有防风、麻黄、薄荷、荆芥、川芎,解里有石膏、滑石、黄芩、栀子、连翘。当归、芍药和血,桔梗、白术、甘草调气,营卫皆和,表里俱畅,故曰双解。胃家不实,不宜芒硝、大黄,故去之。

62.九味羌活汤(冲和汤)

四时发散之通剂。

羌活  防风  川芎  白芷  细辛  苍术  黄芩  甘草  生地

加生姜3片,葱白3茎,水煎服。

仲景治伤寒,以桂枝汤、麻黄汤主太阳之表,葛根汤主阳明之表,小柴胡汤主少阳之表;五苓散、抵当汤、分主太阳之里,三承气汤主阳明之里,大柴胡汤主少阳之里。三阳之表里各有所主,然必以病因判断精准为前提。若伤寒病者元气素虚,则为麻黄汤所禁忌。故太阳经伤寒或中风,需要临证加减。天之五气,冬令严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伤寒之谓,乃伤于天之寒气也。但伤寒并非只发生于冬季,冷暖变化,四时皆有,故四时皆可有伤寒。东南地区多湿,伤寒者多兼湿,或因湿而寒者,此汤主之。此方以辛温发散祛湿为主,盖因寒易除而湿难去,况普通感冒不药可愈。因寒伤营血, 故加生地黄以固之。所谓“四时发散之通剂”,仅此而已,不可替代仲景方也。如北人初到南方,或入山高林密潮湿之地,身体各种不适,便可用此方。

63.活人败毒散

治伤寒瘟疫,风湿风眩,拘踡风痰,头痛目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老人小儿皆可服。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壳  白茯苓  桔梗  人参 各37克  甘草18克

上为细末,每服7.5克,水一盏,入生姜3片,煎七分,温服,或沸汤点服。

烦热口干,加黄芩。

瘟疫,乃六邪之外,四时不正之气。中瘟疫者,病势迅速恶化,且极易传染,仲景称之为毒邪,现代医学称为病毒。由于病毒变化不定,不同时代发生的瘟疫也不同。人类抗击瘟疫,极少有特效药,主要依靠自身免疫。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免疫功能分为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固有免疫来自遗传,获得性免疫来自感染。增强固有免疫难以立竿见影,获得性免疫却可通过接种疫苗轻易得到。所以,抗击病毒最快捷的途径仍是接种疫苗。中医之气,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气帅血行,周身流行,这过程就是人体进行自我修复的过程。人体自我修复功能,实质上就是现代医学之免疫功能。仲景云: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经曰:虚邪不能独伤人,必因身形之虚而后客之也。气壮者,卫固荣守,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是也。所以,中医调气养血,相当于增强免疫力,也能抗击瘟疫(病毒)。古人治瘟疫(病毒),有水解散、二圣救苦丹,此二方旨在排毒;藿香正气散,旨在正气;仲景所制之升麻鳖甲汤,则补血兼杀毒,各有其理,因症状不同而异。本方治寒湿兼风之疫,有拘踡风痰、头痛目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诸证,旨在补气活血,促进气血流行,是正气能够抗击外邪,从而增强免疫力,起到预防作用。言老人小儿皆可服,即未病先服。预防在先,使人免死于瘟疫,故名活人败毒散,正气畅行,邪不能干也。

64.柴葛解肌汤

治三阳合病,头痛发热,心烦不眠,嗌干耳聋,恶寒无汗,三阳证同见者。

石膏  柴胡  羌活  白芷  黄芩  芍药  桔梗  甘草  葛根

加姜枣,水煎服。

头痛发热恶寒为太阳表证,心烦不眠为阳明表证,心烦耳聋为少阳表证,嗌干为少阳里证,三阳证同见,即三阳合病。仲景云:三阳合病而热盛于胃,若发其汗,则津液愈竭,胃热愈深,徒增俨语;若下之,则伤其阴,阴血虚则手足逆冷,阳无依而游离于头则额上生汗。既不可汗也不可下。若自汗出,则邪已尽入阳明,白虎汤主之。本方治三阳合病而热轻者,未至于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俨语,遗尿等证,依仲景三阳合病不可轻于汗下之理,立和解之法。以葛根、白芷解阳明热邪,羌活解太阳之邪,柴胡解少阳之邪,佐石膏、黄芩清诸经之热,芍药防诸散药之过汗,桔梗载诸药上行三阳,甘草和诸药通调表里。

【加减法】

64.1恶寒甚、无汗者,减石膏、黄芩,加麻黄。

64.2自汗出者,加桂枝。

65.升麻葛根汤

治阳明表热下利,兼治痘疹初发。

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炙)

上四味,水煎服。

太阳阳明合病之下利,仲景以葛根汤主之。若阳明自病,胃热下注于脾而下利,则不宜再用麻、桂,以防过汗胃燥。阳明表热下利,此言非阳明里实,里实则大便硬,用三承气汤主之。下利本是仲景汗吐下三大法之一,若热轻下利,热随利去,下利后神清气爽,感觉良好,则自愈矣,利而不止,方须用药。以葛根清阳明表热,升麻升清,芍药降浊,甘草和中,热去利止。兼治痘疹初发者,非此方可治天花,而是脾胃热引起之热疖,脾主肌肉,热疖生于皮肉,故清阳明之热可消疖。

66.参苏饮

治感冒风寒,头痛发热,憎寒咳嗽,涕唾稠粘,胸膈满闷,脉弱无汗。

人参 3克  苏叶3克  干葛3克  前胡 3克  陈皮3克  枳壳3克  茯苓3克  半夏3克  桔梗1.85克  木香1.85克  甘草1.85克  生姜5片  大枣1枚

上水煎,热服取汗。

足太阳膀胱经主表,总六经而统荣卫,故风寒伤人,常见为太阳中风、伤寒。风寒伤人,由表而入,身体之表,皮毛也,而皮毛合于肺,故风寒伤人,肺也易于受伤。头痛发热、无汗憎寒,是太阳风寒俱伤之证,涕唾稠粘、胸膈满闷、咳嗽,是肺伤之证,肺伤则气不顺,呼吸通道化浊,故涕唾稠粘,胸膈满闷。气虚则脉弱。此方重点在宣通肺气,治肺伤甚于头痛者,加人参以补气,生姜、甘草以发太阳之表。形气实者,去人参。

【加减法】

66.1涕唾稠黄,是有内热,加黄芩。

66.2恶寒甚,涕唾清白,是有内寒,加干姜、麻黄。

67.芎苏饮

治上条若头痛较重者。

上条去人参、前胡,加川芎、柴胡。

头晕为气虚,头痛为血虚,川芎行血,柴胡升气,气血达于头则头痛可止。

68.杏苏饮(香苏饮?)

治66条喘嗽较重者。去人参,加杏仁、或再加桑根白皮。

杏仁定喘,桑皮通肺。

69.茯苓补心汤

治虚劳气血两虚,及胎前产后感冒风寒咳嗽。

当归  熟地 各10克  川芎5克   白芍(酒炒)7克  人参 3克  苏叶3克  干葛3克  前胡 3克  陈皮3克  枳壳3克  茯苓3克  半夏3克  桔梗1.85克  木香1.85克  甘草1.85克  生姜5片  大枣1枚

上水煎,热服取汗。

此为参苏饮合四物,补血行气。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