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文奇
传统中医唐略
2024年07月20日 11:11
北京
去年,一位小伙来看诊,当时严重的荨麻疹,每晚发作时全身瘙痒难耐,起初用抗过敏药,吃下去当时止痒了,可每次这样,后来抗过敏药都不管用了。
经朋友介绍到这里,看了两次,身痒好了很多,只偶尔发作一两小处。
问起小伙的生活习惯,喜欢吃辣,晚上经常晚睡,出去吃夜宵,时常还有应酬,喝比较多的酒。
像他这种情况,病因主要是风热血燥,跟饮食关系很大,再加上长期晚睡,免疫力下降,发疹子出来也就不奇怪了,吃抗过敏药就是阻断过敏反应,病因仍在,必然反复。
苦口婆心,叫他饮食尽量注意,辛辣或过于油腻的少吃,酒少喝点,大晚上的就不要出去吃了。
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吃药期间需要忌口,等不吃药了,又可以敞开来吃。
殊不知,更在平时啊!大多情况,我不严格要求忌口,但一定要有节,而一旦没有“节”的意识,便悄然埋下了病因。
近日,他突然联系我,说又犯了!念他从外地来,旅途劳顿。我就说,如果症状同前,你先按上次的方子再抓来吃一次吧。饮食、作息也交代了一遍。
接着他发个痛苦的表情,说,还是没有治断根。
什么叫“治断根”呢?有中医思维的朋友都能理解,中医重在因势利导,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重在纠偏,而这种纠偏就是对当下的病机而来的,矫正了,病自然好了。而你在作息、饮食上不注意,再犯病也在情理之中啊,这世上有多少一劳永逸的事呢?
所谓“小病养生”,疾病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更多时候是我们身心出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的警报。
想“治断根”,就要避免自己种下种子。但不可能每个人生活习惯都绝对健康,受外界影响或是体质、情绪因素影响,所谓“六淫七情”,都有可能发病,再适时寻求一些外源性的助力以修正身体的失衡。
门诊中,我向来知无不言,有问必答,针对患者的问题,也会尽量给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所以每看一位,都得花比较多的时间。
多数患者都能理解,与医生同向而行。
少数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医生怎么都是大实话、大白话,不过如此,怠慢心就产生了。治不断根,说白了,苦的是自己。
能理解到这里,往往少生病,病了也好治一些。
世上少有包治某病的神方、神药,神药往往在自己的观念中,在日常生活的习惯里。
END
#artContent img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867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