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医学苑小程序
优医学苑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解剖标志:
1.1胆总管的“胆总管脂肪窗”:定位肝总管和胆总管的走行线。
1.1.1.在胆总管的十二指肠上段的右下方脂肪组织较少,患者可在腹腔镜下“透视”到胆总管。
1.1.2肝镰状韧带的起始部,沿左纵沟找到第一肝门。
1.1.3左右肝管汇合处与“胆总管脂肪窗”的连线,为肝总管和胆总管的走行线,此线为手术分离的警戒线。
1.2 胆囊的壶腹部:确认胆囊管的标志。
1.2.1是胆囊颈与胆囊管的移行部,
1.2.2有凸向后下方的小囊袋状结构(Hartmann袋),
1.2.3形态上与胆囊管有明显界定。
1.2.4炎症或粘连等原因,无法在解剖上明确“三管一壶腹”时,
先解剖胆囊壶腹,再分出胆囊管交界部,游离出其延伸段,是确认胆囊管的战略方向。
1.3胆囊的淋巴结:作为周围解剖的标志。
1.3.1淋巴结位于胆囊三角内,
1.3.2淋巴结的右下方,常为胆囊壶腹部与胆囊管的交界部,
1.3.3淋巴结的后上方,有胆囊动脉走行。
1.4Rouviere sulcus:是经肝门右侧的肝裂,分为沟底,沟体和沟尖。手术解剖的安全三角。
1.4.1法国解剖学教授Henri Rouviere 在1924年首先描述的右肝脏面唯一的解剖表面标志。
1.4.2其内走行的是右肝的肝蒂,是右后叶Glisson鞘走行的肝脏切迹。
沟底是右肝蒂分叉起始的标志 是右肝蒂的下缘或者右后肝蒂的分支的起始部。分离即可显露整个肝门右侧部分,为肝门蒂横断的操作,提供明显的标志。
1.4.3是肝脏前方5段和后方6段的分界标志。
1.4.4在Rouviere沟的腹侧,定位胆总管起始部,防止肝管和胆管的高位损伤。
1.4.5胆囊颈部有结石嵌顿时, Hartmann囊可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的右后方,并产生粘连。将胆囊颈牵引到一个较高和较居中的位置时,显露Rouviere沟.并在此沟上方分离粘连。1.4.6靠近Rouviere沟,从胆囊侧切开腹膜,而不要在肝十二指肠韧带侧进行分离和切断操作。此时肝脏表面、胆囊颈和Rouviere沟平面便构成一个手术解剖的安全三角。1.4.7由于胆囊颈向头侧及内侧牵拉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均位于Rouviere沟平面腹侧,
即使过度牵拉导致胆管解剖变形或病理因素导致胆囊三角区结构模糊, 也可在安全三角进行操作。
1.5Rokitansky-Aschoff 窦:1.5.1是胆囊内腔和黏膜壁内憩室。1.5.2窦腔内可有小结石。1.5.3是胆囊炎胆囊穿孔的原因之一。
1.6 Luschuka肝管:
1.6.1连接胆囊于肝内胆管的管道,1.6.2但与胆囊腔内不直接连通,1.6.3是借助胆囊壁内管上皮,于肝内胆管交通。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709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