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伤寒钤法医算体系_连载二
2024
05-27

伤寒钤法医算体系_连载二

乙部 伤寒六气推算法

卷一 上太阳证医算法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一、上太阳证定律

地支六气辰、戌为太阳寒水。

辰为足太阳膀胱水;戌是手太阳小肠火。

上太阳有十六证,用日、月字为药号。

1、地盘辰宫位上有天盘(运动盘)辰或者戌加临,定义为日字号。

辰、戌为太阳寒水,所以为上太阳证日字号。

日字号管十证,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代表。

2、地盘巳宫位上有天盘(运动盘)辰或者戌加临,定义为月字号。

辰、戌为太阳寒水,所以为上太阳证月字号。

月字号管六证,用甲乙丙丁戊己六个天干代表。

二、日字号推算

假设:壬子鼠年出生的人,丙辰日得病。

第一步、得病日地支(司天)“辰”是阳支。

阳支从司天位开始计数,进三步到午宫位。

第二步、再将年命壬子放在午宫开始计数,一直顺排到得病日(司天)辰宫。

按照太阳证定律:天盘运动地支辰、戌加临地盘辰宫是上太阳证日字号,此例辰宫见戌即是。

天干壬,定数九。

上太阳日字号管十个证,药号为:上太阳日字号第九证。

查阅对应药号曰:

壬 太阳脉促客邪干,下早须知少恶寒,桂枝汤内除芍药,却加附子病当宽。

开方为桂枝汤去除芍药,加附子。

结合伤寒论描述病证则更完善。如果患者脉促,有稍微恶寒证状,则更加符合。

三、上太阳日字号十证

上太甲乙丁桂枝;丙加葛根加桂时;戌内寻证随方治;桂加厚朴己相随;

庚加附子辛芍药;去芍壬中加附知;桂枝麻黄各半癸;后人学者记心机。

甲 阴浮阴弱热虚惶,阴弱阳浮汗出洋,啬啬恶寒翕翕热,鼻鸣干呕桂枝汤。

乙 太阳头痛热而隆,汗出之时又恶风,荣气犹虚于卫气,桂枝汤下可宜攻。

丙太阳为病项背强,汗出滋滋反恶寒,桂枝葛根汤可主,麻黄不饵岂良方。

丁 太阳头痛病当攻,下后其人气上冲,可与桂枝汤疗治,更宜消息乐而通。

戊 太阳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不解相将成坏证,桂枝不可毋思寻。

己 桂枝本为解肌药,酒客不喜桂枝汤,喘家却加朴香子,吐者服之脓血伤。

庚 发汗恶风漏不干,小便秘涩屈伸难,桂枝附子汤煎疗,阳复经温病即安。

辛 下之脉促满胸间,煎与桂枝去芍餐。证在太阳当解表,邪因散去始能痊。

壬 太阳脉促客邪干,下早须知少恶寒,桂枝汤内除芍药,却加附子病当宽。

癸 寒热如虚见脉微,恶寒吐汗下皆非。无汗有热浑身痛,桂枝各半正相宜。

四、月字号推算

假设戊申猴年出生的人,乙巳日得病。

第一步、得病日地支(司天)“巳”属于阴支,根据定律前进五个宫位到酉宫。

第二步、再将年命戊申放到酉宫,顺数到司天巳位置。

按照太阳证定律:地盘巳宫加临天盘的辰或戌是上太阳证月字号,此例巳宫见辰即是。

天干丙,定数三。上太阳月字号管六个证,药号为:上太阳月字号第三证。

查阅对应药号曰:

丙 桂枝汗没再寻思,大渴烦时病未除,表热寒邪洪大脉,人参白虎病加祛。

开方为白虎汤加人参。

五、上太阳月字号六证

先刺池府甲桂强;乙中桂枝二麻黄;白虎加参寻丙内;

丁桂二越婢一汤;桂去桂加术茯戊;芍药甘草己寻常。

甲  先服桂枝烦不解,风池风府刺而安。太阳经病风邪泄,再与桂枝立见安。

乙  桂枝已汗脉浮洪,不解如前形似疟,桂枝汤二一麻黄,解散寒邪良不错。

丙  桂枝汗没再寻思,大渴烦时病未除,表热寒邪洪大脉,人参白虎病加祛。

丁  热多寒少脉弱微,发热恶寒应有之,此证先阳何可汗,桂枝越婢一汤宜。

戊  下之头项仍犹痛,发热便难汗又无,桂枝去桂加苓术,小便若利病当除。

己  脉浮自汗小便多,筋急恶寒厥奈何,烦躁咽干并呕逆,干姜甘草剂汤和。

厥愈足温伸足胫,芍药甘草可调和。胃气不和何以治,承气调胃不为讹。

里寒表热浮迟脉,发汗烧针同大过,因而下利清谷者,四逆之功唱凯歌。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