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五脏之体用关系辨析
2024
04-09

五脏之体用关系辨析

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表达本体与现象、实体与功用、原则与应用的一对基本范畴。哲学意义上的体用范畴萌芽于先秦、流行于魏晋、发用于隋唐、成熟于宋明、泛用于近代。

最初“体”“用”仅作为单一概念出现,如《周易·系辞上》曰:“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显诸仁,藏诸用”,孔颖达释义为:“体是形质之称”,已蕴含体用范畴最原始的含义,即“体”是形体、形质、实体,“用”指功用、作用。

战国末期的《荀子·富国》曰:“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首次将“体”“用”作为一对概念加以使用。两汉时期,虽然体用关系尚未形成有确定哲学含义的范畴,但是相关观念已经运用到了较为广泛的领域。而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体用学说日臻趋于成熟,如程颐提出,“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二程集·易传序》),强调了“体用一源”的关系。体是用的基础,用是体的外在表现,体用协调统一。虽然古今对于体用概念的认识略有差异,但其含义总体可划分为具体和一般两大层次:即指一物之体用,体即形质,用即功能,这种属于具体层次;“体”也指万物之本然,即中国古代哲学的“本根”,是大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依据,大地自然等生成万象为体之用,这种属于一般层次。

中医的体用学说首见于《素问·五运行大论》:“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其用为动”“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其用为燥”等,这里“体”指的是五脏理论的经络学说、解剖基础以及五脏所藏精微物质;用指的是五脏之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体”指本体,实体;“用”指功用,效用。

梁·陶弘景在《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法》等理论指导下,提出“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的观点,立足于“守真一”的宗旨,从“体、用、化”三方面建立了新的五脏补泻之法,丰富了五脏辨证理论及临床治法。

认识五脏的体用要先知五味的五行归属《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进行了纲领式的概括:“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味功效的总结于《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有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从五行特性及五味功效的特性的相似性对比发现:辛味长于宣散、发散,与木之生发之性相似;咸味长于软坚,软坚散结、破旧革新之力类火;甘味长于补益,其温厚冲和之性类土;酸味长于收敛,其肃降、内收之性与金相通;苦味长于坚,泻火存阴而能润类水。

《素问·宣明五气》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故《内经》中的五味对应关系是酸入肝属木、苦入心属火、甘入脾属土、辛入肺属金、咸入肾属水。而《辅行诀》言:“味辛皆属木……味咸皆属火……味甘皆属土……味酸皆属金……味苦皆属水”。可见二书对五味的五行归属上,除了甘味属土入脾相同外,余四味对应的五行属性皆不同,并可发现“辛-酸”“咸-苦”对应的五行属性为对宫互换。因此,若要解译二书补味相同却中有所异之理,需先厘清五味的五行归属这一基本问题。

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前,书籍多载于竹帛之上,《灵枢·禁服》中述:“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可见,《内经》著作之时即出现蒙垢脱简之况,在历史长河的流传过程中历经多次亡佚、缺失、补校,衍讹倒错之况在所难免,经唐代王冰整理、宋代林亿的校正后更不知其原貌。仅林亿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就于王冰注本的基础上“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文者两千余条”,可见《内经》在流传过程中文字及内容与原版已有较大出入,而《辅行诀》为魏晋时期陶弘景所著,且封藏于藏经洞近千年之久,其“经云”内容较现今流传版本更近原貌。故可知《辅行诀》是以《内经》之义解《汤液经法》医方之秘。因此,笔者认为二书的五脏体用出自于同一蓝本,但其中一书文字内容有所篡改。故笔者认为《内经》的五味的五行归属有所纰漏,当以《辅行诀》为正。辅行诀的基本思想请参考本号另一文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思想研究

《辅行诀》中肝体酸属金,用辛属木,化甘属土,体用化的关系为体克用,化生体,用克化,肝欲散、喜升发而苦急,故其功能的发挥需辛味为助,即肝之用以辛为补;为防肝发散过度而“急”、耗伤肝气、肝阴,故以酸收敛克制肝的升发之性,即肝之体以酸为泻,因而体用关系为:体克用;当肝之体、用的生理功能异常,而出现“肝苦急”的病理状态,且因体用失常无法化生化味(甘),故“急食甘以缓之”,甘属土能生金助体克用,故化生体;若体、化味过盛则用味遭克无法发挥其升发功能,因而用味和化味的关系为用克化,以防助体太过、脏气保持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五脏的用味和体味存在属性相反的特点,这是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在五脏的具体体现。五脏的外在功用需要有内在基础,补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五脏的功用过分亢进活跃。体用平衡稳定五脏才能正常运行,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对内伤疾病建立五脏体用分析模型,有助于从本体角度寻找内伤病的核心病机。现就用“体用”的辨证治疗模式来详论五脏。

一、肝脏的体用味,陶弘景云:“辛补之,酸泻之。”1、肝之体味为酸味《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若肝疏泄太过或肝藏血不足,宜用酸味之药以敛收胆中相火,减消其刚躁之性;肝藏血,肝以血为体,肝不藏血则易出血、血虚而为体虚证,宜用收敛的酸味药固涩之。故云泻肝用酸。

酸能收能涩,临床中若治疗怒气伤肝、肝气疏泄太过、肝血不足等病证,常在理气的基础上,配伍酸味药以收敛肝气,泻其疏泄之太过或固涩血液,如芍药、乌梅、木瓜、枳壳、山茱萸等。

2、肝之用味为辛味肝五行属木,其气法于春,春天乃万物生发之时,春之气温而柔。木性升发而喜条达,主少阳春生之气。“肝欲散”,肝的生理特点为主升主动,以疏泄为用,而辛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与肝喜条达、主疏泄的生理特点相符合。肝用不足的虚证,即是肝温柔之用太过而情志乙曲不伸,失去其疏散之性,故应用辛味药以助其疏散之德。

在临床中,应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肝疏泄不及、情志不遂等病证,常用的疏肝理气药如柴胡、薄荷、桂枝、川芎、郁金等属辛味之品。

二、心之体用味,陶弘景云:“咸补之,苦泻之。”1、心之体味为苦味《灵枢·本神》云:“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心以脉为体,脉坚韧有力则血液内藏而不横溢旁出;脉软弱无力则血流滞迟而不能濡养四肢百骸以显其用,且脉体不足则难以容纳其中流动之血液,因而热壅为火。苦味能坚能泄,且“酸苦涌泄为阴”,可以苦味来强血脉以助心体,泻火以泻心,故云泻心用苦。

苦味寒凉有清热泻火之功,临床若遇到热病烦渴、热壅血滞、血液妄行、疮疡疖肿等病证,常用苦味药泻火解毒、坚阴止血,如黄连、黄芩、大黄、栀子、丹参等。

2、心之用味为咸味心五行属火,其气法于夏,夏天乃植物生长之时,夏之气柔而软。心之气也应柔而软,正如吴崑所说:“万物之生心皆柔软,故心欲软。”心之所藏为脉,脉之用在于容纳流动着的血液,故心以血流为用。咸味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符合“心欲软”的生理特点。

吴崑云:“心病则刚燥矣,宜食咸以软之。盖咸从水化,故能济其刚燥使软也。”根据心火柔和而不亢烈的生理特点,临床当出现心火上炎、心火亢盛等病证时,常应用咸味药滋阴降火、清心凉血,如玄参、龟板、芒硝、犀角、石决明等。

三、脾之体用味陶弘景云:“甘补之,辛泻之。”1、脾之体味为辛味《灵枢·本神》云:“脾藏营,营舍意,脾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苦湿”,表现为脾胃运化失司所导致的病证。脾不健运则水湿内困而壅滞;胃不受纳则气机痞塞或饮食积聚,治之宜取辛味之药,则水湿之壅滞得辛可散,气痞及食积得辛可开。脾藏营,脾以营为体,《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脾胃失运,则营气不能正常运行敷布,宜用辛味之药以助脾胃运化,营气充和则可发挥其濡养润泽之用,故云泻脾用辛。

临床上,如遇腹胀、便溏甚则下利、完谷不化等病证,应用芳香辛味之药健脾化湿,辛散疏导,如附子、干姜、木香、陈皮、枳实等。

2、脾之用味为甘味脾五行属土,其气法于长夏,长夏乃万物生化之时,长夏之气缓。脾能运化水谷精微而养于四旁,具备冲和之性而润泽于周身。正如张介宾所说:“脾贵充和温厚,其性欲缓”。脾以顺承厚载、营养四肢百骸为用,其所顺承者乃卫阳之气,所厚载者乃营阴之血,脾之用不足,即是“缓”不足之虚证。甘味具有缓和、柔缓之功,顺应脾性之缓,甘味亦有补益和中之功,顺应脾土生化之用,故脾虚则甘补之。

甘味能补、能缓、能和,临床上适用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五脏虚羸等病证,药物多用黄芪、人参、麦门冬、山药、饴糖等甘味之品。

四、肺之体用味陶弘景云:“酸补之,咸泻之。”1、肺之体味为咸味《灵枢·本神》云:“肺气虚则鼻基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肺藏气,以气为体,“肺苦气上逆”。肺之精气不足,其气寒凝而不宣,其津液凝而为饮为痰,痰饮结聚于内,肃降无力转而上逆冲胸,发为肺实证。治之应以咸软逐痰水之品为主辅药,恢复肺空虚清灵之体以行收纳清气之用。

临床中如遇咳喘、气上冲逆、胸中迫满等病证时,常用咸味药软坚散结,如鳖甲、牡蛎、僵蚕、海藻、蛤蚧等。

2、肺之用味为酸味肺五行属金,其气法于秋,秋天乃万物收敛之时,秋之气凉而收。“肺欲收”,肺所收藏之气包括自然界之清气,此为人体温煦之本以及水谷精微之气,此为人体润泽之源。肺之气以降为顺,故肺以收降为用。肺用不足之证,即气之收降不足之证,五味之中唯酸者能收,顺应肺欲收之性,故肺之气阴不足者,应用酸味药以助其收气之不足。

临床中若遇到虚汗、口渴、少气、喘促等病证时,常用酸味药收敛肺气,如五味子、五倍子、诃子、酸枣仁等。

五、肾之体用味,陶弘景云:“苦补之,甘泻之。”1、肾之体味为甘味肾藏精,以精为体,《素问·金匮真言篇》云:“夫精者,身之本也。”精乃维持人体生命之精微物质,对人而言是美好的物质,而甘有甜美之意,用甘味即是助肾之体,故能益精泻肾。而“肾苦燥”之燥是由于肾虚不能化生津液,阴精不足而致燥,治之宜用甘味药补虚缓急,故云泻肾用甘。

临床中如遇到肾虚精亏、小便涩少等病证,常用甘味药补益、和中、缓急,如茯苓、芡实、肉苁蓉、泽泻、熟地黄等。

2、肾之用味为苦味肾五行属水,其气法于冬,“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冬天乃万物潜藏之时,冬之气寒而坚。“肾欲坚”,此“坚”字应有二义,一是如冬之气,能令水凝而变坚硬;二是冬之阳气潜藏坚闭于内,故肾以闭藏为用。肾所闭藏者乃真水真火及其阴精,此为人体先天所有、生命之本;其所主寒水之气,可制约火热以防过亢。而五味中,唯苦味既可坚阴又可清热,既可顺应肾欲坚之性,又可助益肾的闭藏寒化,故云补肾用苦。

临床中如遇到虚劳失精、腰痛、骨蒸弱瘦等病证,常用苦味药清热坚阴,如知母、黄柏、生地、牛膝、何首乌等。

小结万物负阴而抱阳,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从天地自然到生物个体再到疾病本源,皆不离阴阳,以体用为一对阴阳,脏以所藏为体,所藏之用为用,体是用的基础,用是体的体现,体用是相互制约、调节的关系,而用味可助本脏的功用。运用五味调节五脏形质和功用之间的失衡,就可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