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肺胀,肺气肿,阳和汤加味
2024
04-07

肺胀,肺气肿,阳和汤加味

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

吴某,男,60 岁,农民。

2011年1月4日初诊。患咳嗽发作1月余,以清晨时为甚而就诊。患者素体羸瘦,以躬耕为生,常劳形于田野。屡受风寒外邪,致罹咳嗽,延经十载有奇。每于冬季严寒时辄加重发作。1个月前因劳累过度、起居不慎,致咳嗽宿疾举发。曾在当地医疗机构就诊,服用一般消炎及止咳西药(具体药名不详)未应,而来求治。

刻诊:咳嗽频作,以清晨为甚,痰多、色白而稀、有泡沫,较易咯出,形寒而以背部畏寒为甚,得温则舒,腰脊酸痛,面色萎黄,目胞浮肿,口中和,舌质淡暗,苔白,脉象弦大而滑。胸部 X片示胸廓呈桶状,两中下肺。透亮度增高,纹理增粗,心影垂位,两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心电图无明显异常,血常规正常,拟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辨证属肾督阳虚,痰阻肺。治以温补肾督,化痰宣肺。

方用阳和汤加味:

熟地黄 30g,鹿角胶 15g(烊化 ),炮姜炭 3g,肉桂 2g( 杵,后下 ),人参 10g(切片 ),炙麻黄 3g,白芥子6g(杵),炙甘草 6g,杏仁 10g,薄橘红 10g,款冬花 10g,紫菀 10g,生姜3片,红枣7枚(破)4剂。

2011年1月9日复诊,咳嗽显减,背寒、腰痛亦好转。唯觉口中淡而无味,目胞尚有浮肿,继以原方加茯苓 15g,续进8 剂。

2011 年1月16 日三诊:咳嗽大减,背恶寒已除,目胞尚有微度浮肿,舌苔白,质淡暗较前稍荣活,脉弦滑。原方不更续进 12 剂,咳嗽、背寒诸症咸安。

后遂以岳美中老中医创制之固本丸(黄芪、党参、白术、防风、茯苓、陈皮、半夏、补骨脂、紫河车、甘草等)巩固疗效。

按:督脉行身之背背,为阳脉之海。肾为水火之脏,内寄真阴真阳。肺为清虚之脏, 位居胸背阳位,为阳中之阴脏,有赖肾督阳气温煦,始克有宣发肃降之权。今患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肾督之阳虚馁于内,应风寒之邪屡犯于外,由之肺失宣降之职,是以上气咳嗽频作,咳甚其则气息喘促。肺之津液无以布化,反凝聚而成浊痰,阻于肺脏, 发为咳嗽。诚如清·林珮琴所谓:“水冷金寒故嗽。”明·张景岳曾谓:“平旦者,阴阳之交也。”平旦为人体阳气之始。今肾督之间旧既虚,则阳气欲长而难长,阴气当消而难消,故平旦咳嗽为甚 腰脊疼痛,背寒,显系肾督阳虚之征。舌苔白,质淡暗,脉弦大大而滑,又为阳虚寒盛、浊痰阻肺之象。审证察机,探求标本,大是以肾督阳虚为本,痰浊阻肺为标,故方用阳和汤加人参,以温夜补肾督之阳气。其中麻黄与白芥子用,又有宣肺祛痰之效。以久久咳伤肺,故又合以杏、橘、款、菀,以增强其宣肺化痰止咳之功功。姜、枣以调和营卫。咳喘、背寒诸症好转后,转用岳老治顽固固性慢性支气管炎经年不愈之固本丸,理肺健脾补肾,益气固表, 以御外邪,化痰止咳,以蠲痰浊。本方实为增强体质、蠲除痰咳宿疾治本之法,对防止慢性支气管炎复发,辄收良效。

张荣春,张蕙.张德超应用阳和汤医案四则.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19(5):579-580,583]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