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总觉得身上没力气,稍微吃点凉的肚子就咕噜响,觉也睡不踏实,还动不动心慌气短?连胃胀、肚子痛、四肢软得抬不起来这些毛病也跟着来?其实这就是身体在提醒你 “虚了”!这时候,小建中汤就派上用场了!它既能帮你温养脾胃、补足虚损,又能缓解肚子的急痛,就像家里那位心细的中年大姐,在厨房慢火熬着一锅暖暖的粥,一点点熨帖你发慌的胃,也慢慢安抚好你疲惫的心神。小建中汤的组成是:饴糖、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在小建中汤的组成中,药材的炮制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发挥和方剂的方向,其中,需要特别关注炮制的药材主要有以下几味:1. 饴糖: 是方剂的灵魂,必须使用,不可替代。2. 白芍 – 关键炮制品(臣药)· 炮制要求:通常需要“炒白芍”或“酒白芍”。· 炮制目的:· 生白芍: 性偏寒,长于平肝敛阴,但用于虚寒性腹痛时,其寒凉之性可能不利于中焦虚寒的病机。· 炒白芍/酒白芍: 经过炒制或酒制后,其寒性得以缓和,止痛(柔肝缓急)的功效更为突出,同时减少了其对脾胃的潜在刺激,更契合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主治方向。3. 甘草 – 常规炮制品(佐使药)· 炮制要求:使用“炙甘草”。· 炮制目的:· 生甘草: 长于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炙甘草: 用蜂蜜炮制后,其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大大增强。这与小建中汤补益中气的目标完全一致,与饴糖、大枣协同增强补虚之力。简单来说,一个标准的小建中汤配方应该是:饴糖(君药)、桂枝、炒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正确的炮制是保证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对于小建中汤这样以调理中焦虚寒为核心的方子来说,炮制得当尤为重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808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