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ll 中 醫 ll 五 胆 候
2025
04-11

ll 中 醫 ll 五 胆 候

                   九州香主耕杏林 

    黄胆之病,此由酒食过度,腑脏不和,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瘀结不散,热气郁蒸,故食已如饥,令身体面目爪甲及小便尽黄,而欲安卧。

 若身脉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必寒热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胆也疸而渴者,其病难治;疸而不渴,其病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 ?(缺字)

    夫虚劳之人,若饮酒多,进谷少者,则胃内生热。因大醉当风入水,则身目发黄,心中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面发赤斑。若下之,久久变为黑疸,面目黑,心中如啖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故知之。

 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当吐之则愈。其小便不利,其候当心中热,足不热,是其证明若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先吐之,沉弦,先下之。

    谷疸之状,寒热不食,食毕头眩,心忪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者,必小便难,此欲为谷疸。虽下之,其腹必满,其脉迟故也。

    女劳疸之状,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小腹满急,小便难。由大劳大热而交接,交接竟入黑疸之状,苦小腹满,身体尽黄,额上反黑,足下热,大便黑是也。夫黄胆、酒疸、女劳疸,久久多变为黑疸。

    夫九疸者,一曰胃疸,二曰心疸,三曰肾疸,四曰肠疸,五曰膏疸,六曰舌疸,七曰体疸,八曰肉疸,九曰肝疸。

    凡诸疸病,皆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其病,身面皆发黄,但立名不胞疸之病,小肠有热,流于胞内,故大小便皆如柏汁,此为胞疸。

    夫风湿在于腑脏,与热气相搏,便发于黄,即小便或赤或白,好卧而心振,面虚黑,名湿疸病者,脾胃有热,与湿气相搏,故病苦身体疼,面目黄,小便不利,此为湿疸。

   

(发表於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富力湾小区)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