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Duō Suì Liǎo
【别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
【来源】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6~10月采收。
【原形态】草本,高10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密被短柔毛。叶近无柄或有短柄;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戟状的心形,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短柔毛。花序为大型开展的圆锥状,花白色或淡红色。瘦果三棱形,短于花被。
【生境分布】生于路旁、沟边较阴湿处。分布西藏等地。
【化学成份】全草含蓼属甙、腊梅甙、异槲皮甙、槲皮甙、槲皮素、3’-甲基鼠李素。
【性味】性凉,味辛。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杀虫止痢,清热解毒。治菌痢,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风湿肿痛,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辞典》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190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