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7 兔耳草 【别名】洪连、藏黄连 【来源】玄参科兔耳草属植物兔耳草Lagotis glauca Gaertn.和显茎兔耳草L. clarkei Hook. f.,以根或带根全草入药。7~9月采集带根状茎的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降血压。用于急、慢性.... Read More >
201404-17 黄毛耳草 【拼音名】Huánɡ Máo ěr Cǎo 【别名】拖地莲、铺地蜈蚣、白头走马仔、细种节节花、蜈蚣草 【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 (Palib.) Merr.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 Read More >
201404-16 石米 【别名】小石枣子、小羊耳蒜 【来源】兰科羊耳蒜属植物石米Liparis fargesii Fine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风热咳嗽,百日咳。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 Read More >
201404-16 屈头鸡 【别名】树屈头鸡 【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屈头鸡Capparis versicolor Griff.[C. Koi Merr. et Chum],以根及果实入药。秋季采果,晒干;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果:止咳平喘。用于咳嗽,胸痛,.... Read More >
201404-16 金甲豆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本品种子如不充分烤熟,食之可引起氢氰酸中毒。又据报告,此豆味甜者无毒,而苦者有毒。 【拼音名】Jīn Jiǎ Dòu 【英文名】Sieve Bean 【别名】黄帝豆、五色豆。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金甲豆的种子。 .... Read More >
201404-16 柑叶 【出处】《纲目》 【拼音名】Gān Yè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叶。 【化学成份】蕉柑叶中含维生素C-187毫克%。 【性味】《本草求原》: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求原》:治胸膈逆气,行肝胃滞气,消肿散毒。消乳痈、乳吹、乳岩、胁痛.... Read More >
201404-16 桑耳 【出处】《本经》 【拼音名】Sānɡ ěr 【别名】桑菌、木麦(《别录》),桑上寄生(《证类本草》),桑檽(《唐本草》),桑蛾、桑鸡(《广菌谱》)。 【来源】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 【性味】 甘,平。 ①《别录》:味甘,有毒。 ②《药性论》:平。 ③孟诜:寒,.... Read More >
201404-16 铁鞭草 【出处】《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Tiě Biān Cǎo 【别名】米汤草(《陕西中草药》),石告杯(《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花胡枝子的全草或根。6~10月采。 【原形态】小灌木。茎常在近基部分枝,枝条细长柔弱,先端下垂,具条纹。三出复叶,小叶片.... Read More >
201404-16 红酸杆 width="950"] 红酸杆[/caption] 【拼音名】Hónɡ Suān Gǎn 【别名】太阳草、石辣蓼、水绣球、石头花、石头菜、石莽草 【来源】蓼科蓼属植物头花蓼Po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 Don,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