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9 三分三 【音名】Sān Fēn Sān 【别名】大搜山虎、山野烟、山茄子 【来源】为茄科赛莨菪属植物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 C. Y. Wu et C. Chen,和喜马拉雅东莨菪Scopolia lurida Dunal [Anisodus luridus Li.... Read More >
201603-21 王瓜子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Wánɡ Guā Zǐ 【别名】赤雹子(《本草衍义》),马雹儿子(《濒湖集简方》),土瓜仁(《本草汇言》)。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种子。秋季采摘成熟的果实,对剖,取出种子,洗净后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王瓜条。 【生境分布.... Read More >
201511-02 红丝线(中草药名称:枪刀药)(中药大全科目:爵床科) 红丝线(中草药名称:枪刀药)(中药大全科目:爵床科) 别名:红蓝、青丝线。 植物名:枪刀药。 生长环境:本品为小灌木,生于平原地区,疏灌木丛或路旁,或为盆栽。 分布:广东以广州附近较多,我国南部各地多为栽培的。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秋。 自采.... Read More >
201510-27 紫金沙 【拼音名】Zǐ Jīn Shā 【别名】踵瓣芹 【来源】伞形科囊瓣芹属植物囊瓣芹Pternopetalum vulgare (Dunn)Hand.-Mazz.,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痛,腹痛,胸胁痛。.... Read More >
201510-21 一点红 【拼音名】Yì Diǎn Hónɡ 【别名】红背叶、叶下红、羊蹄草 【来源】为菊科一点红属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L.)DC.,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70厘米。茎直立,无毛或被疏毛,时有分枝。茎下部的叶片长.... Read More >
201510-21 雪山芪 【来源】豆科雪山芪Astragalus balfourianus Simpson,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壮阳益肾。治体虚,贫血,产后虚弱,子宫脱垂,脱肛,自汗。 【备注】黄花绵芪(云南黄芪)A. yunnanensis.... Read More >
201510-21 蛇退步 【出处】《广东中药》Ⅱ 【拼音名】Shé Tuì Bù 【别名】三枝标、蛇鳞草(《广东中药》Ⅱ》。 【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三羽新月蕨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稍被棕色、披针状线形鳞片。叶远生,叶柄稻秆色,稍被毛,基部.... Read More >
201510-18 量天尺花 【出处】本品为外来种,原产墨西哥至已西诸国。量天尺入药始见于《岭南采药录》,谓:此植物颇类火秧簕,但火秧簕茎方形,而此则茎三角形而较大。所述形态与今用品相符。 【拼音名】Liànɡ Tiān Chǐ Huā 【别名】霸王花、剑花、韦陀花、天尺花、龙骨花、七星剑花 【来源】 .... Read More >
201510-18 吕宋楸毛 【出处】李承祜《生药学》 【拼音名】Lǚ Sònɡ Qiū Máo 【别名】吕宋楸荚粉(李承祜《生药学》)。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粗糠柴的果实的腺毛及毛茸。采下充分成熟的果实,入布袋中,磨擦搓揉抖振,擦落毛茸,拣去果实,收集毛茸,干燥即可。 【原形态】 粗糠柴,又名....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