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6 白毛夏枯草【唇形科】 【中药概述】白毛夏枯草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筋骨草的带花地上部分。苦,寒。归肺、肝、心经。 1.解毒消肿:用于咽喉肿痛、疮疡肿痛等,可单用本品30g,煎服,亦可用鲜草捣烂外敷。 2.止咳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肺热咳喘,咯痰黄稠等,可与前胡 枇杷叶等配伍。 3.凉血止血,用于咳血、衄血、外伤出血等,可.... Read More >
201301-06 十大功劳叶【小檗科】 【中药概述】十大功劳叶为小檗科常绿灌木植物狭叶十大功劳叶。苦,凉。归肺、肾经。 清热补虚,化痰止咳:主治肺结核咯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腿酸软,心烦目赤,风热感冒等症。 【药效鉴别】功劳叶滋阴清热,凉血解毒,兼行气分。 【临证应用】主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属胃火积盛型,咽痛较甚,拒食,身热,口.... Read More >
201301-06 虎杖【蓼科】 【中药概述】虎杖为蓼科草本植物虎杖的根茎。苦,寒。归肝、胆、肺经。 1.活血祛瘀:用于血瘀经闭,可与茜草根 益母草等配伍;跌仆肿痛,瘀阻疼痛,可与川芎,红花配伍及风湿痹痛等。 2.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胆结石,常配茵陈蒿,金钱草等;淋浊、带下,配萆解,薏以仁等证。 3.清热解毒:用于疮痈肿.... Read More >
201301-06 龙葵【茄科】 【中药概述】龙葵为茄科草本植物龙葵的全草。苦、微甘,寒;有小毒。归心、肾经。 1.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配板蓝根,山豆根,连翘,赤芍,丹皮等药;疔疮肿痛,红肿热痛,如疖、痈、蜂窝组织炎及乳痈,毒蛇咬伤,配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赤芍,丹皮,甘草等药。 .... Read More >
201209-12 水杨梅 水杨梅(中草药名称:风霜树)(科目:茜草科) 别名:假杨梅、假塘梅。 植物名:风霜树。 生长环境:本品为灌木,喜生于溪旁湿地上,根系发达,可为固堤用,广州近郊不常见。 分布:我国南部。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涌边。 性味:性.... Read More >
201209-12 龙脷叶(中药材植物名:龙脷叶)(植物科目:大戟科) 龙脷叶(中药材植物名:龙脷叶)(植物科目:大戟科)植物名:龙脷叶。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小灌木,栽培于园圃作观赏或药用。分布:马拉西亚和我国南部。入药部分:叶。采集期:5~10月。自采地点:家种。性味:性平、味甘淡。功能:润肺止咳。主治、用量和用法:肺燥咳,生或干用3至5钱,清水煎服,或加蜜.... Read More >
201209-12 霸王花(中草药名称:量天尺)(中药大全科目:仙人掌科) 霸王花(中草药名称:量天尺)(中药大全科目:仙人掌科)别名:七里剑花、天尺花、韦陀花、量天尺花。植物名:量天尺。生长环境:本品是多年生扳援植物,扳援于墙上或树上、庭园中,亦闻有栽培。耐旱力强,过于潮湿则易于腐烂。分布:原产巴西,广州附近村落中常见。入药部分:花。采集期:夏、秋。自采地点:家种.... Read More >
201209-12 扁柏叶(中草药名称:侧柏)(中药大全科目:柏科) 扁柏叶(中草药名称:侧柏)(中药大全科目:柏科)别名:侧柏叶。植物名:侧柏。生长环境:本品为常绿乔木,常栽培于村庄屋旁或公共场所。分布:原产我国东北,现各地均有,广东各县均有栽培。入药部分:叶。采集期:全年采叶、根、秋冬采果实。自采地点:家种。性味:性凉、味苦涩、气微香。功能:清热散毒、破瘀.... Read More >
201209-12 雷公仔(中药材植物名:雷公果)(植物科目:外壳科) 雷公仔(中药材植物名:雷公果)(植物科目:外壳科) 植物名:雷公果。 生长环境:本品为中乔木。多生于密林中。 分布:广东和广西。 入药部分:果。 采集期:秋季。 采购地点:从药材公司购入。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化气、止咳、除痰。 主治、用量和用法:1、小肠气痛:5钱至1两....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