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0 对叶四块瓦 【出处】《贵阳民间药草》 【拼音名】Duì Yè Sì Kuài Wǎ 【别名】四叶莲(《纲目抬遗》),四块瓦、四儿风(《贵州民间方药集》),四叶箭、金薄荷、四叶麻(《湖南药物志》),四叶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四叶金(《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及己的茎叶。.... Read More >
201404-10 黑根药 【拼音名】Hēi Gēn Yào 【别名】威灵仙、草威灵、黑头晕、千里光紫菀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舌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根,除去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狗舌紫菀 多年生.... Read More >
201404-10 裂叶翼首花 【别名】岩七[四川西昌]、爬岩夕[会理]、小铜锤[木里] 【来源】川续断科翼首花属植物裂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bretschneideri (Batal.) Pritz.,以根及全草入药。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止痛。 【用法用量】身体虚弱者和孕妇忌服。.... Read More >
201404-10 林问荆 width="600"] 林问荆[/caption] 【出处】始载于《东北草本植物志》 【拼音名】Lín Wèn Jīnɡ 【英文名】Branched Wood Horsetail,Forest Horsetail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林问荆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 Read More >
201404-09 防已 防已[/caption]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1.李当之《药录》:防己,其茎如葛蔓延,其根外白内黄,如桔梗,内有黑纹如车辐解者良。2.《别录》:防己,生汉中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3.陶弘景:防己,今出宜都、建平,大而青白色,虚软者好,黑黯木强者不佳。 4.《唐本草》:防.... Read More >
201404-08 大叶香薷 【出处】《常用中草药配方》 【拼音名】Dà Yè Xiānɡ Rú 【别名】热痱草(《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疏花荠苧的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摹本,高20~62厘米。茎方形,被有向下的柔毛。叶对生,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而全缘,边缘有尖锯齿,两.... Read More >
201404-07 胡颓子 【拼音名】Hú Tuí Zǐ 【别名】牛奶子根、半春子、半含春、石滚子、四枣、柿模、羊奶奶、甜棒锤 【来源】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以根、叶及果实入药。夏季采叶,四季采根,立夏果实成熟时采果。分别晒干。 【性味】 根:苦、平。.... Read More >
201404-07 九龙藤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拼音名】Jiǔ Lónɡ Ténɡ 【别名】过岗龙(《生草药性备要》),乌郎藤(《中国树木分类学》),乌藤、串鼻藤(《广西中兽医药植》),燕子尾(《南宁市药物志,),猪蹄叉、羊蹄又(《广西中草药,),黄开口、子燕藤、五里蘑、双木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Read More >
201404-04 油桐 油桐[/caption] 【拼音名】Yóu Tónɡ 【别名】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来源】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 Shaw,以根、叶、花、果壳及种子油入药。根常年可采。夏秋采叶及凋落的花,晒干备用。冬季采果,将种子取出,分....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