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4 铁罗伞 【拼音名】Tiě Luó Sǎn 【别名】单刀根、广檀木、麻子木 【来源】豆科仪花属植物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 【性味】苦、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根:用.... Read More >
201406-14 柏树叶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Bǎi Shù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35m,胸围达2m。树皮淡褐色;大.... Read More >
201406-14 水贯众 width="400"] 水贯众[/caption] 【拼音名】Shuǐ Guàn Zhònɡ 【别名】贯众、小贯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陕西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shensiense Chri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 Read More >
201406-13 水莎草 width=" "] 水莎草[/caption] 【出处】河南 【拼音名】Shuǐ Suō Cǎo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球形莎草的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120厘米。茎直立,上部三棱形。叶出自茎基部;线状,长15~100厘米,宽3~9毫米,先端渐尖。苞片3~8,.... Read More >
201406-13 杏枝 width="300"] 杏枝[/caption]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Xìnɡ Zhī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枝。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 【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堕伤。 【附方】治坠马扑损,瘀血在内,烦闷:杏枝三两。细锉微煞.... Read More >
201406-13 白补药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Bái Bǔ Yào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0枚,叶片长卵形,长3.5~13厘米,宽3~6.5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具粗圆齿,上面被稀疏短毛,脉上被.... Read More >
201406-13 鬼点灯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拼音名】Guǐ Diǎn Dēnɡ 【别名】小马耳朵(《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柔弱斑种草的全草。 【原形态】 柔弱斑种草,又名:细茎斑种草。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通常丛生,或从基部分枝,长5~30厘米,基部平卧.... Read More >
201406-13 九牛薯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拼音名】Jiǔ Niú Shǔ 【别名】九龙根、九牛子(《广西中兽医药植》)。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角花乌蔹莓的块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 角花乌蔹莓,又名:菱茎野葡萄、野葡萄、钻地羊。 多年生草质藤本。根部球状,表皮黑色,.... Read More >
201406-13 马陆 【出处】《本经》 【拼音名】Mǎ Lù 【别名】蛟(《庄子》),百足(《本经》),马蚿、蛆蟝、马蚰(《方言》),马蠲(《说文》),秦渠(《淮南子》高诱注),飞蚿虫(李当之《药录》),马轴(《吴普本草》),蚐(《尔雅》郭璞注),千足(《雷公炮炙论》),刀环虫(《唐本草》),百节虫(....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