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8 山苏木 width="458"] 山苏木[/caption]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Shān Sū Mù 【别名】干檀香、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香疙瘩(《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土檀香(《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叶。全年可采,取根剥皮切片.... Read More >
201408-18 石莽草 【出处】《广西中药志》 【拼音名】Shí Mǎnɡ Cǎo 【别名】石辣蓼(《广西中药志》),头花蓼、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四季红、火溜草(《文山中草药》),红花地丁、绣球草、惊风草、小铜草、小红草(《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蓼科植物头花蓼的全草。全.... Read More >
201408-15 金精石 width="297"] 金精石[/caption] 【拼音名】Jīn Jīnɡ Shí 【别名】金晶石 【来源】为一种片状云母类矿石。全年可采,去杂质。 【性状】呈不规则的片状,长约2~6厘米,厚约5厘米。全体暗棕色至墨绿棕色,表明光滑,有网状纹理,具金属光泽。质柔软,表面.... Read More >
201408-15 大麻叶佩兰 【拼音名】Dà Má Yè Pèi Lán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麻叶泽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 cannabinum L. 采收和储藏: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尽泥沙,晒干或阴干。 【原形态】大麻叶泽兰 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 Read More >
201408-15 蚌兰叶 【出处】《广东中药》Ⅱ 【拼音名】Bànɡ Lán Yè 【别名】红蚌兰叶(广东中药》Ⅱ) 【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叶。春、秋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紫万年青,又名:紫蒀、紫兰、红面将军、血见愁。 多年生草本。茎粗壮,多少肉质,高不及50厘米,.... Read More >
201408-15 挖耳草 【拼音名】Wā ěr Cǎo 【别名】杓儿菜 【来源】菊科天名精属植物金挖耳(烟管头草)Carpesium cernuum L.和倒盖菊(大挖耳草)C. divaricatum Sieb. et Zucc.的全草。夏秋采收,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辛,寒。有小毒。.... Read More >
201408-15 毛草龙 width="500"] 毛草龙[/caption] 【拼音名】Máo Cǎo Lónɡ 【别名】草里金钗、锁匙筒、水仙桃、针筒草、水秧草、水灯香、水香蕉、扫锅草、草龙、假黄车、假蕉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水丁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igia oct.... Read More >
201408-15 野苦荬菜 width="1000"] 野苦荬菜[/caption] 【别名】苦荬菜[江苏.福建]、秋苦荬菜、墓头回[江苏]、牛舌菜、稀须菜、盘儿草、山林水火草 【来源】菊科野苦荬属植物野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 (Houtt.) Stebb. [Paraixeris dentic.... Read More >
201408-15 通脉丹 width="393"] 通脉丹[/caption] 【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 【拼音名】Tōnɡ Mài Dān 【英文名】root of Woolly Tylophora 【别名】三白根、大白前、老虎须、三门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通....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