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3 鸭肉补阴食物 【简介】鸭肉,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肉。又名家鸭肉、家凫肉。 【功用】滋养肺胃,健脾利水。主治肺胃阴虚,干咳少痰,骨蒸潮热,口干口渴,消瘦乏力等;脾虚水泛,全身水肿按之凹陷,神疲乏力,小便短少。 &.... Read More >
201108-23 香蕉补阴食物 【简介】香蕉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又名蕉子、蕉果、甘蕉。 【功用】滋阴润肠,清热解毒,解酒毒、铅毒。主治胃阴亏虚,胃脘隐痛,口于口渴,热病后期,虚热烦渴等;大肠液亏,大便秘结,排便困难等。 .... Read More >
201108-23 甘蔗补阴食物 【简介】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杆。又名薯蔗、干蔗、竿蔗。 【功用】清热生津,润燥止咳,和胃止呕。并能解酒毒和河豚毒。主治肺阴亏虚,干咳少痰,日久不愈等;胃阴亏虚,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烦热口渴,大便秘结等。 .... Read More >
201108-23 黑芝麻补阴食物 【简介】黑芝麻,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成熟种子。 又名芝麻、脂麻、巨胜子、胡麻等。 【功用】补肝肾,润五脏,养血祛风,延缓衰老。主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干燥,病后虚赢,须发.... Read More >
201108-23 原蚕蛾补阳食物 width="300"] 原蚕蛾[/caption] 【简介】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又名晚蚕蛾。 【功用】补肝益肾,壮阳涩精。主治肾阳虚弱,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尿血白浊,腰膝酸痛,阴茎涩痛等。 【性味归经】性温,味咸。.... Read More >
201108-22 鳟鱼 【出处】《纲目》【拼音名】Zūn Yú【别名】鮅(《尔雅》),赤眼鱼(《说文》),红目鳟(《脊椎动物分类学》)。【来源】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原形态】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体长约30厘米。头呈圆锥形,吻钝。口端位,口裂突,呈弧形。唇厚,上颌两侧有2对不明显的短须。下咽齿3行,顶端钩状。眼大。鳞圆形,侧线鳞43~48。背鳍Ⅲ7~8,无硬刺,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Ⅲ7~8。体背深黑色,.... Read More >
201108-22 鱣鱼肝 【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Zhān Yú Gān【来源】为鲟科动物鳇鱼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鱣鱼条。【性味】无毒。【功能主治】主恶疮疥癣。【注意】勿以盐炙食。(性味以下出《本草拾遗》)【摘录】《*辞典》.... Read More >
201108-22 鱣鱼 【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Zhān Yú【别名】鱣(《诗经》),含光、蜡鱼(啪海异物志》),黄鱼(《尔雅》郭璞注),阿八儿忽鱼(《饮膳正要》),颊鱼(《医学入门》),玉版鱼、鲟蟥鱼((纲目》)。【来源】为鲟科动物鳇鱼的肉。【原形态】鳇鱼(宁原《食鉴本草》)体长约2米,最大的可长达5米以上。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锐。头部表面被有多数骨板。口下位,宽大,稍成弧形;口前方有吻须2对,内侧的须稍在前.... Read More >
201108-22 鱵鱼 【出处】《纲目》【拼音名】Zhēn Yú【别名】箴鱼(《山海经》),铜哾鱼(《临海异物志》),姜公鱼(《纲目》),针工鱼(《医林纂要》),针鱼(《动物学大辞典》),单针鱼、针扎鱼(《黄渤海伍类调查报告》)。【来源】为鱵科动物鱵鱼的肉。【原形态】体细长,略呈圆柱形,背腹缘微凸,尾部渐细。体长约16~24厘米,头长,前端尖,顶部及两侧面平坦,腹面较狭。口小。眼较大,距上领尖端和鳃盖后缘的距离相等,眼间....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