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6 紫萁贯众【紫萁科】 【中药概述】紫萁贯众为紫萁科植物紫萁的干燥根茎。苦,寒。 清热解毒,止血:用于防治感冒、鼻衄、头晕、痢疾、血崩漏等证,单方煎服;外伤止血,本品焙焦研细末敷患处。 【药理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含甾类化合物。 【用量用法】本品9—&mdash.... Read More >
201301-06 光慈菇【百合科】 【中药概述】光慈菇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干燥鳞茎。辛,甘,寒;有小毒。归肺、肝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瘀:适用于痈疽疔肿,咽喉肿痛,瘰疬结核,蛇虫咬伤等。 【临证应用】痈疽疔肿:取光慈菇15~20g,捣敷。咽喉肿痛,取光慈菇15g,水煎服。瘰疬结核,取光慈菇5g煎服。 【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 Read More >
201301-06 白鲜皮【芸香科】 【中药概述】白鲜皮为芸香科草本植物白鲜皮的根皮。苦、寒。归肺经。 1.湿热疮毒、风疹、疥癣及皮肤瘙痒等,常与荆芥,防风,银花,蝉蜕,赤芍,生地等清热、疏风、凉血药同用,以增强解毒、止痒之效(水煎服或水煎洗)。 2.湿热阴痒、带下、黄疸小便不利等。治湿热阴痒带下等,可与苦参,蛇床子,川椒等煎水.... Read More >
201301-06 仙人掌【仙人掌科】 【中药概述】仙人掌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全株。甘,寒。归心、肺、胃经。 1.行气活血:用于心胃气痛,胃肠溃疡,胃酸多,痞块,痢疾,痔疮出血等症。有散瘀消肿这作用。 2.清热解毒:用于喉痛,腮腺炎,肺痈,乳痈,疔疱,烫火伤等。 【临证应用】1.治疗急性乳腺炎;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3.冻伤(取.... Read More >
201301-06 积雪草【伞形科】 【中药概述】积雪草为伞形科葡匐草本植物积雪草的全草。苦,辛寒。归肝、脾、肾经。 1.活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肿作痛等。 2.清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热疖疔毒,丹毒,风火赤眼,感冒,中暑,咽喉肿痛,痢疾,毒蛇咬伤,带状疱疹等症。 3.利水渗湿:用于热淋涩痛,尿频不畅,血淋,湿热黄疸,湿疹等症.... Read More >
201301-06 乌蔹莓【葡萄科】 【中药概述】乌蔹莓为葡萄科草本植物乌蔹莓的全草。苦,酸,寒。归心、肝、小肠经。 1.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痈,目翳,丹毒,痄腮,痢疾,皮肤创伤,蛇虫咬伤等。 2.凉血止血:用于尿血,咯血,咳血等。 3.清热消肿:用于黄疸,小便不利,尿道涩痛,白浊等。 4.活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 Read More >
201209-12 金缨根 金缨根(中草药名称:金缨子)(科目:蔷薇科)别名:塘莺簕。植物名:金缨子。生长环境:本品为扳援状有刺灌木。生于旷野、丘陵、小坡或路旁灌木丛中。分布:我国、日本和美国均有栽培、盛产于我国南部。入药部分:干根。采集期:全年采根、秋冬采果实。自采地点:山岗、丘陵。性味:性平、味淡微甘。功能:除痰火.... Read More >
201209-12 水杨梅 水杨梅(中草药名称:风霜树)(科目:茜草科) 别名:假杨梅、假塘梅。 植物名:风霜树。 生长环境:本品为灌木,喜生于溪旁湿地上,根系发达,可为固堤用,广州近郊不常见。 分布:我国南部。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涌边。 性味:性.... Read More >
201209-12 瓜子菜(中药材植物名:马齿苋)(植物科目:马齿苋科) 瓜子菜(中药材植物名:马齿苋)(植物科目:马齿苋科)别名:蚬肉菜、酸味菜。植物名:马齿苋。生长环境:本品为一年生、匍匐或披散、肉质,分枝草本。常生于路旁或旷地上,尤以园地更为常见,性喜肥土,阳光充足的地方,稍耐旱。分布:广东及我国其他各省均有分布。入药部分:全草。采集期:春、夏、秋。自采地点....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