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6 青蒿【菊科】 【中药概述】青蒿为菊科草本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苦、辛,寒。归肝、胆、肾经。 1.凉血退蒸: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骨蒸潮热,常与鳖甲,丹皮,生地同用;或持续低热不退等证,常与秦艽,鳖甲,知母同用,如(<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 2.温热:用于温热病后期,热邪伏于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 Read More >
201301-06 松子仁 【中药概述】松子仁(又名:海松子)为松科乔木植物马尾松、红松等的成熟种子。甘、温。归肺、大肠、肝经。 1.润肺止咳:用于肺燥咳嗽等症,可配伍润肺止咳药等同用。 2.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等症,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单用,或入剂服用。 【临证应用】便秘(柏子仁,松子仁,火麻仁为末,饭后蜂蜜水送服.... Read More >
201301-06 山豆根【豆科】 【中药概述】山豆根为豆科灌木植物柔枝槐的根及根茎。苦、寒。归心、肺、胃经。 1.清热利咽:用于热毒上侵,咽喉红肿(如咽炎、扁桃体炎)、疼痛或牙齿肿痛等,常配元参,麦冬,银花,桔梗,甘草,薄荷等;对肺热咳,可配黄芩,瓜蒌,贝母,知母,桔梗,元参等。 2.用于皮肤溃疡,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Read More >
201301-06 亚麻子 【中药概述】亚麻子(又名:壁虱胡麻)为亚麻科草本植物亚麻的成熟种子。甘、平。归肝、胃经。 1.润肠通便:用于大便干燥或便秘等症,有通润肠道的功能。可配伍润肠通便药同用。 2.祛风止痒:用于皮肤痒疹,麻风及脱发等症,可单用。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蛋白质、粘液质、鞣质、糖、有机酸、脂肪酸、亚麻.... Read More >
201301-06 银柴胡【石竹科】 【中药概述】银柴胡为石竹科草本植物银柴胡的根。甘,微寒。归肾、胃经。 1.骨蒸劳热:用于阴虚火旺而发热,症见下午潮热,手足心热,心烦口渴,面黄白而颧红,盗汗证,如(清骨散)。 2.疳积发热:用于小儿因消化不良、虫积而腹大腹胀、面黄肌瘦、毛发憔悴、低热或下午及夜间发热以胁腹部发热为明显者,可配.... Read More >
201301-06 北豆根【防己科】 【中药概述】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咽喉肿痛,红赤,发热,肺热咳嗽等症。 【临证应用】治咽喉红肿赤痛。用本品与金银花,连翘,牛子,射干,玄参,麦冬等同用。 【化学成分】含蝙蝠葛碱、山豆根碱、青藤碱、粉防己碱等。 【用量.... Read More >
201301-06 巴豆 【中药概述】巴豆(又名:巴菽)为大戟科乔木植物巴豆的成熟果实。辛、苦,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 1.泻下寒积: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腹满胀痛等,如(金匮要略<三物备急丸>)、(伤寒论<白散>)。 2.逐水退肿:用于腹水膨胀,二便不利,有消肿之功。可与杏仁等同用.... Read More >
201301-06 地骨皮【茄科】 【中药概述】地骨皮为茄科灌木植物枸杞、或宁夏回枸杞的根皮。甘、寒。归肺、肾经。 1.清退虚热:用于阴虚血热所致的虚劳骨蒸、潮热盗汗及低热久不退等,如(<圣济总录>地骨皮汤)、(地仙散)。 2.肺热咳喘:用于邪热袭肺、肺失肃降,能清肺降火,如(泻白散)。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 Read More >
201301-06 马勃【灰包科】 【中药概述】马勃为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的子实体。辛、平。归肺经。1.清热利咽:用于外感风热或肺热咽痛、失音、咳嗽等证,有疏散风热和清肺利咽之效,如(< 疫喉浅论方>清咽消毒饮)。 2.收敛止血:用于创伤出血、冻疮及下肢溃疡,有止血作用,能止血和促进疮面愈合。取本品粉外敷。 【药效鉴....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