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6 天葵子【毛茛科】 【中药概述】天葵子为毛茛科草本植物天葵的子。甘、苦,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1.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疖肿等,配金银花 连翘 紫花地丁等同用;乳痈(乳腺炎),配漏芦,蒲公英,连翘,丹皮,赤芍等药,亦可用本品捣烂外敷;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白喉、哮喘)配射干,山豆根,板蓝根,元参等药;毒蛇咬伤.... Read More >
201301-06 番泻叶 【中药概述】番泻叶为豆科草本植物狭叶番泻的叶。甘、苦,寒。归大肠经。 1.泻热通便:用于热结便秘,腹部胀满,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等。可单用泡茶服。小量缓下,大量峻下。 2.腹水胀满:有行水消胀作用。不分寒热证皆可应用。 【药效鉴别】本品甘苦寒,能泻热通便,力量较大黄强,兼能行水消胀,而治腹水.... Read More >
201301-06 墓头回【败酱科】 【中药概述】墓头回为败酱科草本植物异叶败酱的根。苦,微酸、涩,微寒。归肝经。 1.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用于治疗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瘀肿作用等。 2.止血止带:用于虚寒型妇女崩漏下血,血瘀痛经,赤白带下,子宫颈靡烂,赤痢等,常与苦参,苍术,金樱子等同用。 【药效鉴别】墓头回收涩止带,.... Read More >
201301-06 白头翁【毛茛科】 【中药概述】白头翁为毛茛科草本植物白头翁的根。苦,寒。归大肠经。 1.用于热毒或湿热泻痢,痢下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等证,如(伤寒论<白头翁汤>)。 2.用于肝经湿热下注及虫蚀阴中,而致白带阴痒等。 【药效鉴别】本品苦能下泄,寒能清热凉血,为治热毒血痢之要药。其效甚佳。 【临证.... Read More >
201301-06 爵床【爵床科】 【中药概述】爵床为爵床科草本植物爵床的全草。咸,寒。归肺、肝、肾经。 1.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泻痢、黄疸等症。 2.消滞去积:用于小儿疳积,食少腹胀等。 3.活血止痛:用于疔疮痈肿,扭伤肿痛、跌打瘀血作痛,风湿久痹筋骨疼痛等。 【药效鉴别】爵床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 Read More >
201301-06 火麻仁 【中药概述】火麻仁为桑科草本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1.用于肠胃燥热,大便秘结,兼有养阴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体质较弱、老年及产妇、津血枯少的肠燥便秘,如(伤寒论<麻子仁丸>)。 2.用于血虚津亏,大便干燥困难,如<润肠丸>。 【药效鉴别】火麻仁必.... Read More >
201301-06 秦皮【木犀科】 【中药概述】秦皮为木犀科乔木苦枥白蜡树等的干燥枝。苦、寒。归肝、胆、大肠经。 1.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泻痢、血痢、下痢脓血及里急后重等。常配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 2.清肝明目:用于肝经郁热所致的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生云翳等。可与黄连等配伍同用;也可用以煎汁洗眼。如(证治准绳<秦皮散.... Read More >
201301-06 莱菔英【十字花科】 【中药概述】莱菔英为十字花科覃本植物萝卜的茎叶。辛,苦,温。 1.消食导滞:用于治食滞不消,胸膈痞满作呃等症。还有清咽和胃的功能。 2.理气散结:用于妇人乳结,乳汁不通,咽喉肿痛,湿热泻痢等。水煎服或入剂,或单独应用。 【化学成分】含精油(ESS.OLL),维生素A及多量鞣质等。 【用量用法.... Read More >
201301-06 瓜蒌仁 【中药概述】瓜蒌仁(又名括蒌仁)为葫芦科藤本植物括蒌的成熟种子。甘、寒。归肺、大肠经。 1.润肠通便:用于燥结便秘等。常与火麻仁,郁李仁等配伍同用。水煎服。 2.清肺化痰:用于燥痰咳嗽,痈肿等,可与贝母,天花粉,茯苓等药同用。 【药效鉴别】瓜蒌仁偏于润燥化痰,润肠通便。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