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7 麻黄【麻黄科】 【中药概述】麻黄为麻黄科小灌木草麻黄、木贼麻黄的茎枝。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1.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的表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的力量,如(<伤寒论>麻黄汤)。 2.宣肺平喘: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闭之喘咳实证,既可宣泄肺气以平喘,又能发.... Read More >
201301-06 红藤【木通科】 【中药概述】红藤为木通科攀缘灌木植物大血藤的藤茎。苦、平。归胃、大肠经。 1.清热解毒,消肿:用于肠痈初起腹痛等,常与清热解毒、凉血消痈药同用,如(中医方药手册<红藤煎>)。 2.活血通络:用于风湿关节疼痛,单用即有效,亦可与威灵仙,五加皮,牛膝等配伍;跌打损伤、痛经,可与当归,.... Read More >
201301-06 败酱草【败酱科】 【中药概述】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全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1.清热解毒: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等,可与红藤,金银花,蒲公英,牡丹皮等配伍,如<肠痈方>、(金匮要略<薏以附子败酱散>)。 2.祛瘀止痛:用于血热瘀滞的腹痛,单用本品水.... Read More >
201301-06 漏芦【菊科】 【中药概述】漏芦为菊科草本植物祁州漏芦等的根。苦、咸,寒。归胃经。 1.清热解毒:用于乳痈及丹毒红肿疼痛等,如(卫生室鉴<漏芦散>)。 2.通下乳汁:用于气血郁滞,乳房作胀、乳汁不下,有行血下乳之效,可与甲珠,王不留行等配伍。 3.湿痹拘挛,有舒筋通脉之效,可与地龙,薏以仁,木瓜.... Read More >
201301-06 白蔹【葡萄科】 【中药概述】白蔹为葡萄科藤本植物白蔹的块根。苦、微寒。归心、胃经。 1.清热解毒,消痈敛疮:用于热毒痈肿、或溃久不敛,清热解毒、消结肿、止疼痛的作用。治发背初起,可单用,或配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如(鸡峰普济方<白蔹散>)、(证治准绳<白蔹散>)。 2.烫伤:用于水、火.... Read More >
201301-06 金荞麦【蓼科】 【中药概述】金荞麦为蓼科草本植物野荞麦的根茎。甘,涩,微苦,凉。归肺、肝经。 1.清热解毒,消痈利咽: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可配鱼腥草,土牛膝,山豆根等同用。 2.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风湿筋骨酸痛,手足关节不利等,可配桑枝,络石藤,苍术,当归等同用。 【临证应用】治肺痈.... Read More >
201301-06 大黄 【中药概述】大黄(又名川军)为蓼科草本植物掌叶大黄的根。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1.泻下攻积: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胀腹痛等,如(伤寒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千金方<温脾汤>)、(伤寒六书<黄龙汤>)。 2.泻火解.... Read More >
201301-06 天葵子【毛茛科】 【中药概述】天葵子为毛茛科草本植物天葵的子。甘、苦,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1.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疖肿等,配金银花 连翘 紫花地丁等同用;乳痈(乳腺炎),配漏芦,蒲公英,连翘,丹皮,赤芍等药,亦可用本品捣烂外敷;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白喉、哮喘)配射干,山豆根,板蓝根,元参等药;毒蛇咬伤.... Read More >
201301-06 番泻叶 【中药概述】番泻叶为豆科草本植物狭叶番泻的叶。甘、苦,寒。归大肠经。 1.泻热通便:用于热结便秘,腹部胀满,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等。可单用泡茶服。小量缓下,大量峻下。 2.腹水胀满:有行水消胀作用。不分寒热证皆可应用。 【药效鉴别】本品甘苦寒,能泻热通便,力量较大黄强,兼能行水消胀,而治腹水....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