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9 凤仙花_凤仙花的图片_凤仙花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凤仙花,别名:金凤花、洒金花、芰芰草、假桃花、指甲草,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干燥花。甘、温。 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单方煎服。【药物形态】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 Read More >
201301-09 苏木_苏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苏木,别名:苏枋、苏方、苏方木、棕木、赤木、红柴、红苏木、落文树,为豆科乔木植物苏木的木材。甘、咸,平。归心、肝、脾经。 祛瘀通经:用于血滞经闭,产后瘀痛,常与当归,赤芍,红花等配伍;跌打伤痛,如(医宗金鉴<八厘散>)。【药物形态】本品呈长圆柱形或对剖半圆柱形,长10.... Read More >
201301-09 延胡索_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延胡索,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为罂粟科草本植物延胡索的块茎。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活血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的胸胁脘疼痛、痛经、疝痛、腰痛、关节痛、跌打肿痛等多种疼痛证,皆有活血行气、止痛之效。常随配伍不同,而应用颇广。如(<女科大全>延胡索散)。.... Read More >
201301-09 阿魏_阿魏的图片_阿魏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阿魏,别名:熏渠、魏去疾、哈昔泥、五彩魏、臭阿魏,为伞形科草本植物阿魏及同属植物渗出的油脂。苦、辛,温。归脾、胃经。 消积散块:用于腹中痞块,妇女血积瘀痛,食积停滞,疟疾,痢疾等。可单用,或配伍消食行气药同用。【药物形态】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和脂膏状。颜色深浅不一,表面蜡黄色至棕.... Read More >
201301-09 郁金_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郁金,别名:五帝足、黄郁、乌头、马蒁、黄郁,为姜科草本植物郁金的块根。辛、苦,寒。归心、肝、胆经。 1.活血止痛:用于血瘀气滞的胸腹胁肋胀痛,肝气郁结,经行腹痛,月经不调,腹中结块等症,如(宣郁通经汤)。 2.用于湿温病神志不清,浊邪蔽阻清窍,以及癫痫等症,如(白金丸、菖蒲郁金汤.... Read More >
201301-09 皂角刺_皂角刺的图片_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皂角刺,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天丁明、皂角针、皂针,为豆科乔木植物皂荚树上的棘刺。辛,温。归肝、胃经。1.消肿托毒:用于消肿排脓,疮疡肿痛,脓熟不溃,单用或配活血药同用。 2.祛风杀虫:用于麻风,顽癣等症。【药物形态】本品为主刺和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3~15.... Read More >
201301-09 黑三棱_黑三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黑三棱,别名:京三棱、红蒲根、光三棱,为黑三棱科草本植物黑三棱的块根。苦,平。归肝、脾经。 1.破血行气:用于血瘀作痛,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及症瘕等证,如(经验良方<三棱丸>)。 2.消积止痛:用于饮食积滞,胸腹胀满疼痛之证,配莪术,青皮,麦芽,枳实;又能消积行滞、止痛.... Read More >
201301-09 姜黄_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姜黄,别名:宝鼎香、黄姜,为姜科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苦、辛,温。归脾、肝经。 1.活血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的经闭症瘕、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等多种证候,如(治胁痛方)(<外科正宗>如意金黄散)。 2.祛风湿利痹痛:用于风寒湿痹、气滞血瘀、经络不通的肩背疼痛,如(舒筋汤).... Read More >
201301-09 细辛_细辛的功效与作用_细辛图片 原著《中药大全》细辛的记载: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根细味辛故名。别名:辽细辛。来源: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辽细辛Asarum b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cum(Maxim,)Kitag.和华细辛Asarum sieebol....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