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9 川芎_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川芎,别名:山鞠穷、芎、香果、胡、马衔芎、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1.活血行气:用于血瘀气滞的月经不调如月经后期限、痛经、经闭,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故前人称“血中气药”。常.... Read More >
201301-09 丹参_丹参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概述】丹参,别名:赤参、紫丹参、红根、活血根、红参、血参根、朵朵花根、红丹参、拟丹参、奔马草、郄蝉草、逐马、烧酒壶根、野苏子根、紫花拟丹参、蜂糖罐、蜜罐头、靠山红、大红炮、山参,为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参的根茎。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1.活血祛瘀:用于瘀血阻滞的痛经、经闭、产后腹痛等.... Read More >
201301-09 桃仁_桃仁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概述】桃仁,别名:山桃仁、桃核仁,为蔷薇科小乔木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 1.活血祛瘀:用于血瘀经闭、痛经、症瘕痞块及跌打损伤等,如(桃仁四物汤、复元活血汤、(<千金方>桃仁汤)、(<傅青主女科>生化汤)。 2.消痈:用于肺痈、肠痈.... Read More >
201301-09 益母草_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益母草,别名:益母蒿、萑、野天麻、野油麻、猪麻、旋风草、鵻、蓷、辣母藤、土质汗、大札、小暑草、月母草、火炊、扒骨风、田芝麻棵、四棱草、苦草、郁臭苗、郁臭草、苦低草、油耙菜、坤草、细叶益母草、突厥益母草、地母草、茺蔚,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辛,微苦,微寒。归心、肝、膀胱.... Read More >
201301-09 红花_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红花,别名:红蓝、红花草、红花菜、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黄蓝,为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花。辛,温。归心、肝经。 1.用于血滞经闭、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行及症瘕等,如(桃红四物汤)、(<活法机要>红花汤)。 2.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常与桃仁,乳香.... Read More >
201301-09 藏红花_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藏红花,别名:番红花、西红花,为鸢尾科草本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甘、平。入心、肝经。 活血养血,化瘀生新。主治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行、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心忧郁积、胸肋胀闷。【药物形态】本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 Read More >
201301-09 茺蔚子_茺蔚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茺蔚子,别名:鸭儿蔑、益母子、益母草子、小胡麻、冲玉子,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的种子。甘、辛,凉。归肝、心包经。 1.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可用本品10g,枳壳6g,水煎服。 2.凉肝明目:用于目赤肿痛,眼生翳障等症。【药物形态】本品呈三棱形,长2~3mm,宽约1.... Read More >
201301-09 鸡血藤_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鸡血藤,别名:血风藤、马鹿藤、紫梗藤、猪血藤、九层风、活血藤、大血藤、血风、血龙藤、过岗龙、五层血,为豆科攀援灌木植物密花豆的藤茎。苦、微甘,温。归肝经。 1.活血补血:用于血滞或兼血虚的经闭、月经后期,痛经等症。常与当归,熟地,川芎等配伍。 2.养血通络:用于肢体麻木、瘫痪、腰.... Read More >
201301-09 茜草_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概述】茜草,别名:活血丹、茹藘、茹卢本、茅蒐、藘茹、蒐、茜根、蒨草、地血、牛蔓、芦茹、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拉拉秧子根、小活血龙、土丹参、四方红根子、红茜根、入骨丹、红内消,为茜草科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苦,寒。归肝经。 1.凉....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