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1 松针 【拼音名】Sōnɡ Zhēn 【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 【性味】苦、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夜盲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外用治冻疮。 .... Read More >
201404-21 粉瘤菌 【拼音名】Fěn Liú Jūn 【来源】 药材基源:为假丝菌科真菌粉瘤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gala epidendrum(L.)Fr.[Lycoperdon epidendrum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为块状.... Read More >
201404-21 小叶金鸡尾巴草 【拼音名】Xiǎo Yè Jīn Jī Wěi Bɑ Cǎo 【别名】延羽针毛蕨、细凤尾草、金鸡蛋、猪棕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延羽卵果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egopteris decursive-pinnata(van Hall.)Fee[Pol.... Read More >
201404-21 长毛香科科 【拼音名】Zhǎnɡ Máo Xiānɡ Kē Kē 【别名】毛薄荷、铁马鞭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毛香科科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pilosum(Pamp.)C.Y.Wu et S.Chow[T.japonicum Willd. Var..... Read More >
201404-21 无爷藤 无爷藤[/caption]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Wú Yé Ténɡ 【别名】过天藤(《生草药性备要》),无根草(《本草求原》),流寓网、飞扬藤、黄鱼藤(《岭南采药录》),罗网藤(《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无根藤(《广州植物志》),雾水藤,蜈蚣藤、青丝藤、无地生根.... Read More >
201404-21 五色梅叶 【拼音名】Wǔ Sè Méi Yè 【别名】臭金凤叶、毛神花叶、五色花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樱丹的叶或嫩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ntana camar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马缨丹,直立或蔓性灌木。植株有臭.... Read More >
201404-21 锯锯藤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Jù Jù Ténɡ 【别名】猪殃殃,桑恣噶尔布(藏名)。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锯锯藤的全草。6~8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偃卧或稍斜举。根为多数须根。茎4棱,具分枝,棱上有倒刺。叶4~.... Read More >
201404-21 绿叶五味子 【拼音名】Lǜ Yè Wǔ Wèi Zǐ 【别名】内风消、小血藤、过山风、自钻、风沙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绿叶五味子的藤茎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viridisA.C.Smi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 Read More >
201404-21 天竹黄 【出处】 本品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竹黄。 1.韩保昇曰:《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2.《日华子》谓:此是南海边竹内尘沙结成者耳。3.《开宝本草》云:按《临海志》云:生天竺国,今诸竹内往往得之。4.《纲目》指出:按吴僧赞宁云:竹黄生南海镛竹中。此竹极大,又名天竹。其内有黄,可以.... Read More >